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金瓜石勸濟堂
Taiwankengo - 自己的作品

金瓜石勸濟堂

主祀:關聖帝君/文衡聖帝/協天大帝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祈堂路53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3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3)

Wei 說:發表時間:2023-06-08 21:49:38

金瓜石在地的宮廟環境場所,參觀人潮遊客眾多,景色美觀,宮廟內提供機車停放區

富淵 說:發表時間:2023-05-15 10:52:19

著名的宗教景點,有巨大的關公銅像跟華麗的建築雕刻,可通往黃金博物館跟山區及祈堂老街,假日時常常一位難求。

說:發表時間:2022-09-19 16:51:46

廟前視野風景好,從勸濟堂停車場往古砲台,穿過山洞後山海景觀佳

廟宇介紹

金瓜石勸濟堂,為主祀關帝君的臺灣民間信仰廟宇,在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祈堂路53號,是臺灣北海岸知名的關帝廟,是金瓜石的信仰中心,又稱祈堂。金瓜石勸濟堂位在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銅山里祈堂路五十三號,創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前身為奉祀關聖帝君的石尾神壇。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奉諭旨賜號「勸濟堂」;光緒二十八年始於現址建廟,並於民國八十年六月二日關聖帝君銅像安座完成。「勸濟堂」於民國四十一年至六十三年(1952~1974年)陸續整修保存;因神威顯赫,成為金瓜石地區的守護神,為傳統道教聖廟,更是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 「勸濟堂」以『勸眾行善、濟危扶困』為堂旨,主奉關、呂、張、王四大恩主;配祀八卦祖師、福德正神、關聖帝君、玉皇大帝、天上聖母、十二元辰星君、太歲星君及三清三寶祖師等眾神。頂樓重二十五噸、高三十五台尺的純銅關聖帝君神像於八十年建造完成,背山望海巍然聳立於勸濟堂上方;其手上春秋書冊長五台尺、重量五百多台斤、面部高六台尺,形象莊嚴,為金瓜石的重要地標,更是東南亞最大的關聖帝君銅像。 【興廟沿革】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金瓜石的黃仕春、黃仁祥兄弟在石尾地區設一座草庵奉祀關聖帝君,祈求平安。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遷至「赤牛頭寮」,關帝君之外,增奉呂祖師、張真君、 王天君,尊為四大恩主,開始扶乩濟世,人稱「乩堂」,又作「祈堂」。 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改稱「勸濟堂」,刊印善書《如心錄》。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於現址興建殿宇,至昭和六年(1931年),因後宮礦業會社在廟的前右下方擴建製凍廠,地層滑動,造成勸濟堂龜裂嚴重而拆除。黃仁祥、簡深淵等仕紳發動重建,增加前後殿、兩邊辨公室、禪房、廚房及花園而成今貌。 重建於昭和六年(1931年)雖有對場作,但尚未列為古蹟,該對場作並十分不明顯。正殿花鳥柱為對場作,左柱為蔣萬益所作,右柱為張華水所作。 1983年,改建殿宇為現代鋼筋水泥建築。 1991年,造關聖帝君巨型銅像,重25噸,高10.5公尺,為手捧春秋文相坐姿於廟頂,為東亞最大銅鑄神像,成為金瓜石著名地標。 金瓜石的關聖帝君,為手捧春秋文相坐姿於廟頂 2018年歲次戊戌年5月17日,勸濟堂以香火日盛,堂務日繁,傳統的信徒管理人制度,已不敷日新月異堂務發展需求。經原有信徒會議決議成立「金瓜石勸濟堂管理委員會」,經該堂研擬組織章程,報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定,復依章程由信徒大會選出管理委員及主任委員,勸濟堂至此進入制度化管理與發展。 【奉祀神明】 關帝君、 呂祖師、張真君、王天君、八卦祖師、福德正神、玉皇上帝、天上聖母、十二元辰星君、太歲星君、三清道祖。 【文化財與年度祭事】 ◆ 重要文化財 正殿中一對花鳥人像石柱,立體雕琢,乃鎮殿之寶。內外殿木雕為黃龜理大師的作品,樑棟油畫為彩繪大師郭佛賜所繪。 ◆ 年度祭事 金瓜石地區的媽祖繞境全稱為「金瓜石地區恭迎媽祖繞境祈福活動」,是金瓜石地區每年例行迎神繞境活動,是為慶祝媽祖聖誕而舉辦,往年由金瓜石四個里(新山、瓜山、石山及銅山)擔任爐主輪流主辦,近年來由勸濟堂統合主辦,整合資源,規劃活動內容及繞境路線。迎媽祖所迎請的媽祖分別有北港朝天宮、臺北關渡宮、瑞芳福龍宮、基隆慶安宮媽祖,這四座廟宇的媽祖神像為迎媽祖所要迎請的對象,另外金福宮因為廟內有分靈麥寮拱範宮媽祖,所以繞境當日自行派出神轎參與繞境。遶境活動主要在祈求金瓜石山城闔境平安。因此活動當天除當地居民沿途擺設香案及祭拜鮮果供品,祭拜途經之神明,祈求闔府平安,生意興隆,事業順遂,子孫興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遷居外地之金瓜石住民當日亦相約返鄉參加繞境隊伍祈求平安。繞境隊伍途經多項已指定或登錄的文化資產是山城遶境的最大特色, 青草祭乃勸濟堂的特色, 於端午節時,信徒依神明指示,由神轎帶領至鄰近山邊採集青草,傳統儀式製程而成青草藥丸,供信眾服用,自建廟開始即流傳下來的百年傳統。但近年來此項祭典因求藥的需求漸少多年未舉辦,而於2018年端午節將再度出駕採草煉丹。 勸濟堂的主祀神為關聖帝君,堂內也常態性地供奉許多神祇,一年所舉辦的祝壽約在十餘場。勸濟堂的祝壽承襲鸞堂信仰中的儒家文化,過程著重「禮」的呈現,勸濟堂在堂內執事、效勞生的傳承下,保留儒家道教重禮的精神、勸濟堂祝壽的祭品在正殿下桌,擺放三牲一副(全雞、全漁、豬肉塊)及五杯酒。下桌兩側擺放漢食桌,漢食桌分別有兩張八仙桌,各置於正殿兩側,桌前綁著刺繡桌圍,桌上分別擺放十支湯匙、十雙筷子、十個酒杯,四大碗與十二小碗的「菜 碗」。漢食桌之所以分為兩張,在於葷素之分,素食桌在左(神像的左手側,為廟宇 的龍邊)、葷食桌在右。十二道菜碗在早期臺灣社會咸認為是禮之隆重,尤其是在祭 拜玉皇上帝時,菜碗的數量以十二碗為基礎數量。祝壽的流程以傳統漢人社會最隆重的「三獻禮」的精神為核心,由勸濟堂廟祝主持、 擔任誦經生,堂內執事、效勞生協助敲鐘、擂鼓、漢食桌的擺設。首先由廟祝於正殿 朝拜眾神,焚香既畢,敲響下桌上的木魚與大磬,行叩首禮後掀開「蓋經布」誦唸《列 聖寶誥》,經生誦唸結束,三川門內的執事開始敲鐘擂鼓,先擊鼓再敲鐘,鼓為「三、 三、五」一個循環,寓意「大眾請、大眾請、大種請來迎」,敲鐘者聽到鼓聲節奏為 「三、三、五」後敲一響鐘,如此循環至第三十五響鐘後隨即敲響第三十六響鐘。鐘鼓靜默,戶外的戲臺上開始撥放扮仙影片(早期為聘請歌仔戲至勸濟堂廟埕搭臺表演),扮仙結束後鳴砲,整個祭典流程的第一次獻禮就此完成。 扮仙的同時,廟內效勞生會將漢食桌、正殿各神桌上酒杯內的米酒裝回瓶內,再重新斟上新酒,食物則不撤換。當戲臺上的扮仙結束,廟內執事再敲鐘擂鼓,緊接著戲臺上開始扮仙,如此過程重複兩次,完成三獻禮。三獻禮後,誦經生敲響木魚、大磬後跪讀疏文,關聖帝君聖誕則先誦疏文再誦祝文。疏文讀畢擲筊請示神諭是否圓滿, 待擲出一聖筊後將太極金、刈金、福金於廟外金爐焚燒,疏文則於正殿步口焚燒。 金瓜石地區的乞龜為關聖帝君聖誕的相關活動,目前分別有乞求食材製成的龜與黃金製成的龜兩種,龜以鳳片糕為多數,另有米、麵、沙其馬, 甚至有水果等食材組裝成龜的造型,另外也可見貴金屬(黃金)製作而成的龜,又以食材龜的乞求最具歷史。金瓜石地區並未有乞得龜後,需於來年答謝尺寸加倍的龜這一不成文規矩,因而在金瓜石來年答謝的龜可延續原尺寸。 在金瓜石謝龜的作法是信徒將個人準備的龜帶至勸濟堂拜殿供奉,並向勸濟堂執事索取印著「慶祝 恩主壽誕千秋 (填空處)祈求平安 (填空處)叩謝」的紙條,信徒於紙條的「叩謝」處填寫自己或家人姓名,用於向神靈與民眾表示該龜是何人所答謝。至於乞龜的方式,則是信徒在挑選好所要乞求的龜後,以擲筊的方式尋求神諭, 若擲得聖筊將可獲得該龜,然而若紙條的「祈求平安」處有寫上「原人」二字,則表 示該龜是答謝者要原龜請回,不提供其他民眾乞求,因而要原龜請回者會將線香插在 龜上,反之沒有寫「原人」、沒有插香的龜將可接受民眾的乞求,而乞龜者在乞得龜 後也要插線香於龜上,藉以祈求神靈的靈力依附,避免他人重複乞求。然而乞得龜後, 依據習俗不能將龜立即請走,因為準備龜的目的是要慶賀關聖帝君聖誕,所以龜要持 續供奉在勸濟堂拜亭,直到關聖帝君聖誕當日才能將龜請走,又漢人傳統的十二時辰 以子時作為日期的交換,因而信徒會等待子時勸濟堂執事於正殿為關聖帝君祝壽,敲 響第一聲鐘鼓後才將龜請走。請龜時,要將線香插在龜上,沿路香菸不停,象徵神靈 將隨著香菸來到信徒家中,296同時信徒要將龜頭朝外帶離勸濟堂,象徵龜離開勸濟堂 游進信徒家中。

相關新聞 (4)

百年金瓜石「迓媽祖」山城登場 鑾轎穿梭小徑考驗體力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5-13
新北市金瓜石有百年傳統的「迓媽祖」,昨天由在地居民、遊客共同參與遶境活動,鑾轎穿梭在山城間,高高低低地走進礦山每條小徑,別具地方特色,尤其考驗扛轎的體力與耐力。 瘋媽祖除了白沙屯媽祖、大甲媽祖、北港媽祖繞境外,百年金瓜石的「迓媽祖」也很有特色。今年疫情趨緩停辦2年後昨天再舉辦,由在地信仰中心勸濟堂發起,在山城熱鬧展開。 金瓜石迓媽祖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與當時日本人舉辦的「山神祭」慶典選在同一天舉行,希望透過社區互助合作、共同營造節慶氛圍,有促進族群和諧的美意。 不過,演變至今,山神祭早不再舉辦,但迓媽祖卻流傳沒有中斷,成為在地傳統;居民奮力扛著神轎在蜿蜒的山徑裡遶境,橫越礦山、穿越黃金博物館園區、走進金瓜石街道,是難得的一次宗教體驗。 黃金博物館長謝文祥說,金瓜石迓媽祖為在地重要慶典,迄今不但有祈福、整合地方的功能,甚至也保留山城發展的故事。黃金博物館也邀請布袋戲參與演出,大家一起參與步行遶境,期望與在地居民一同祈福保平安,也將礦山文化傳承下去。
新北打火英雄齊健走 登山祈福保平安
新聞來源:Newtalk新聞 | 新聞發布日期:2022-09-18
新北市消防局於9月18日假金瓜石勸濟堂(瑞芳區祈堂路53號)辦理登山健行祈福活動,由來自全市各大隊消防、義消同仁及所屬寶眷們一起共襄盛與,並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主祭,參拜勸濟堂主神關聖帝君,祈求新北市四時無災、合境平安。此次活動自96年開始辦理迄今已有15年歷史,每年參加人數均高達1200人,除參拜祈福外,亦能加強消防及義消團隊工作士氣及鍛鍊體魄,另一方面也強化彼此間的情感交流,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消防局長黃德清表示,此次活動地點特別選定新北市著名觀光景點瑞芳區金瓜石,健行途經黃金博物館園區,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資產,除了欣賞當地特殊自然景觀外,更可以對金瓜石礦業歷史能有更深刻的了解;此外發放著名的瑞芳礦工便當,以布巾包裹並印有礦坑風情圖案,濃厚懷舊氣息與別具特色的創意搭配經典古早風味,使人重溫昔礦業風采。 侯友宜特別提及在過去這2年疫情大爆發期間,多虧有新北市消防及義消英雄們不畏風險堅守崗位才得以安然度過,除平時的災害搶救工作外,還有每日自400件暴增至700件的緊急救護勤務,不僅如此,在這樣繁重的勤務下,OHCA(到院前無呼吸心跳患者)案件存活率仍高達10.71%,當中的付出的辛勞大家有目共睹,也感謝所有消防及義消等前線人員的家眷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並期許大家未來以關帝爺的精神,繼續並肩作戰,互相鼓勵扶持並做好各自職責,方能使災害降到最低,守護平安讓新北市民安居樂業。

更多好廟推薦

迎富送窮廟
報導

迎富送窮廟

桃園市大溪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新竹縣寶山鄉

福德正神/土地公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報導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桃園市桃園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太平九江宮

太平九江宮

台中市太平區

三官大帝
高雄東隆宮

高雄東隆宮

高雄市前金區

溫府千歲王爺
褒忠亭義民廟

褒忠亭義民廟

新竹縣新埔鎮

義民爺/義塚公/義民公/忠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