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葉瑞龍提供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1)
Huang 說:發表時間:2023-07-23 14:35:28
歷史悠久的屏東媽祖廟,鄰近屏東車站,附設的自修室曾經是學生K書熱門地點選擇。
廟宇介紹
明朝永曆十五年
慈鳳宮創建淵源,溯自明朝永曆十五年,亦即民前二五年時,鄭成功收復台灣之時:巧遇福建漳、泉沿海居民陸續跟隨來台,因舟車跋涉、渡海行軍,眾皆奉聖母神像以鎮靜風濤旅途之險。相傳有一僧人從福建湄洲嶼奉媽祖香火,東來,阿猴(即今屏東市)。初暫將香火供於官衙之中奉拜,冀能防匪禦寇。唯每至夜半,紅光閃爍,人皆異之。眾往探視,始悟「天上聖母」顯靈,乃集資建宮恭奉。
清乾隆二年
開始鳩上修葺。迄至乾隆十一年信眾漸增,原廟殿狹隘乃不敷使用,系由鄉紳鄭麟鼎先生發起諸善信捐輸,擴建木造宮宇於現址,原稱舊媽祖宮。
道光五年
再由信士郭先柱先生倡議改建。砌磚為牆,上覆紅瓦,宮貌更見規模。落成後,眾因崇仰聖母『慈心濟世、鳳德化民』之懿旨,正式定名為;『慈鳳宮』。宮址設於台灣府南路下淡水鳳山縣港西中里阿猴街。即今之屏東市崇禮里中山路州九號。正殿座西向東、前憑大武、峰巒疊翠、背倚下淡水溪、靈泉湧現。環山帶水,鍾靈聖地。
民國八年
由戴連宗先生、蘇雲英先生、林英良先生等信徒結合地方人士再行修繕,並推戴連宗先生任管理人。
民國三十三年
秋—日人據台,二次大戰方殷,盟方戰機於是年十月十六日上午,首次轟炸屏東市;街坊居民約二百餘人,倉皇逃離,避人宮内。未幾,彈如雨下,週遭瞬間夷為平地,宮內亦落彈數顆,幸未爆炸。居民感激涕零,齊聚『媽祖座前』叩謝救命之恩。
民國三十四年
夏—五月一日中午,盟機再次空襲並投燒夷彈數枚,周圍一片火海。本宮亦中二十四顆均無爆炸,宮貌巍然如故。自此信眾益增,咸感媽祖聖德昭彰。
民國四十七年
本宮成立首屆管理委員會並由唐榮鐵工廠創辦人唐榮老先生任第一屆主任委員。餘委員、監事均係地方知名人士,至此,本宮乃奠立制度之濫觴。
民國四十九年
另組修建委員舍,完成第一期前殿重修工程。
民國五十二年
由本市名醫李朝欽博士任第二屆主任委員,並完成第二期中殿及兩旁廟室工程。
民國七十二年
十二月三日晨三時許,因宮内電線線路老舊走火,祝融光顧,前、後殿幾乎毀於一旦。唯獨聖母金尊完好無損。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善信齊集,決議十二月十四日完成聖母臨時安座大典,供大眾參拜;並自即日起開始為重建大工程,分頭奔走募款。
民國七十三年
八月九日完成拆除工作。
民國七十四年
元月二十四日亥時,舉行破土奠基大典。十方大德踴躍捐輸。重建工程並委由李招直先生、梁紹英先生二位建築、設計師設計及監造。
民國七十七年
十一月一日全體建築完成,舉辦神聖開光點眼、安座儀式。自遭祝融至廟宇重建期間幸賴十方善信感念聖母恩德,樂意捐輸。亦賴前主委王火老先生運籌帷握,華全食品曾文侃先生、台芳食品郭天財先生亦出力甚多,而有今日之規模。本宮現為三川三進之宮殿建築,火災之後歷時十多年,耗資新台幣兩億伍仟萬元。殿宇堂皇、重簾歇山、剪粘富麗堂皇。
相關新聞 (4)
大甲媽祖12/1起到屏東遶境 駐駕慈鳳宮會阿猴媽祖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 新聞發布日期:2023-11-16
大甲媽祖將在12月1日起到屏東遶境,當天下午2點在屏東縣演廳廣場集合,隨即進行屏東市區的遶境活動,並在勝利東路屏東第一消防分隊及永福路聖帝廟前提供信眾鑽轎腳,晚上則駐駕在慈鳳宮,由於兩地媽祖會香是地方一大盛事,成為屏東熱門討論的話題。
大甲鎮瀾宮媽祖在12月1日星期五起將到屏東縣遶境,當天下午2點屏東的信徒及各地廟宇陣頭在屏東演藝廳廣場集合接駕後,預定3點出發,遶境路線從民生路右轉仁愛路後到扶正殿拜禮,接著到天后宮轉自由路再到屏東第一消防分隊,再到聖帝廟拜禮,預計晚上7點到慈鳳宮駐駕,而2日繼續在屏東市遶境,上午8點到10點到天聖宮駐駕,隨後往萬丹及東港。
屏市慈鳳宮復辦七夕求姻緣 大批信眾祈求「七娘媽」賜好緣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8-22
農曆七夕情人節到來,屏東市慈鳳宮準備4千多份紅線於今上午辦「七娘媽」求姻緣活動,湧進不少為求姻緣、求人緣的信眾在廟裡排隊,活動恰逢平日,不少家長替子女代求姻緣,也有人帶著小朋友祈求娘娘保平安;慈鳳宮總幹事鄭宇伶表示,若有信眾無法於今前來,可擇日到廟宇2樓,參拜七夕娘娘祈求賜姻緣,另添盞姻緣燈就送限量幸福手工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