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廟宇介紹
水上苦竹寺,是位於嘉義縣水上鄉柳林村的觀音寺。
【建物沿革】
水上苦竹寺草創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寺名由來有兩種神話:一說佛祖在寺前外圍柳樹幹題詞「柳樹茂盛一片林,茫茫散野無人耕,苦修金色觀音竹,十多餘年護眾生」,住僧取第三句頭尾兩字作寺名;另一說為乾隆修建時,取材福建省的福杉浮現「柳子林、苦竹」字樣,而據此命名。
此寺觀音像原由水上庄崎子頭(古名「內溪洲庄」)村民黃乾所奉祀。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時,天地會侵攻內溪洲庄,恐慌的庄民紛拜觀音祈禱佛佑,待莊勇抵抗多日後,天地會撤退,於是民眾感恩神護,鄉耆黃政、黃山海、黃枝蓮等倡議於水上鄉柳子村45號現址重建。
咸豐八年(1858年),寺宇傾圮,由嘉義街紳士郭海捐資配合庄民募資重修,其後地震塌壞再重修。
1966年開始重建,至1978年完成重建。建物分兩進,前殿主祀觀音,後殿供三寶佛。大殿兩側有寮房、客廳、倉庫等,皆是平房建築。今占地約一公頃。
【文化資產】
1960年代改建時,於大殿地下處挖掘出一尊底座刻有「康熙壬子年」的虎爺像。
寺方在1960年代改建時也將一對龍柱、一對石獅、石碑等古物置於寺內露天迴廊中。鄉老傳說這對石獅常在晚上到廟前廣埕蹓躂,但一隻的腳在修廟時撞壞。1979年記者張潔珍報導這造型的石獅頗具趣味,她在璿宿上天宮、定光佛廟有見過類似的,此母獅雖已風化十分嚴重,不過幼獅尚存。至1988年時新聞時,幼獅已失蹤多年。
安置在寺身右側、以狻猊為外貌的金紙爐為咸豐二年(1852年)所製。尺寸高一百零五公分、長一百公分、寬七十五公分。過去廟牆有洞相通,前往拜拜的信眾就將金紙丟進,今已停止使用,洞也封閉。一旁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古碑。爾後,此狻猊金爐及寺方的獅首缽式平底爐、獅首缽式三足爐經雲林科技大學教授曾永寬團隊考據和科學檢驗,證實為葉王的漆陶作品,在2018年10月3日完成公告為嘉義縣文化資產一般古物。
【信仰活動】
苦竹寺為柳林村民共同信仰中心。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會於柳林、柳鄉二村進行遊庄,此外農曆元月初一至三日與浴佛節皆有祭祀活動。
廟方的觀音像曾借給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供奉。
1973年5月30日,當寺旁在興建水池時,廟柱與壁畫的龍出現不明紅色液體,引起各地群眾認為是龍出血的神蹟而前往,警方調查是鋼筋銹水。
相關新聞 (1)
水上鄉苦竹寺逾百年老榕樹罹樹癌 居民聯手嘉縣府搶救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2-07-20
嘉義縣水上鄉苦竹村有棵縣府列管,逾百年老榕樹,樹大成蔭,老樹與在地居民與信眾有深厚感情,居民發現樹木生病,日前通報議員楊秀琴找縣府農業處、樹醫師診斷,發現老樹罹「樹癌」褐根病,農業處找專家展開搶救,讓老榕樹延長壽命。
楊秀琴說,柳林村苦竹寺逾百年老榕樹罹癌,邀請縣府農業處人員及老師,教導村民如何配藥治療救百年老樹,修剪過高枝木,謝謝苦竹寺廟公、柳林村長黃奇峰用心發現問題,努力解決問題。
農業處說,目前縣轄列冊珍貴老樹共81棵,委託嘉大協助健康評估健康評估,包含:樹冠部、樹幹部、樹根部及生長的環境的健康評量診斷,綜合診斷結果將樹木的健康評估做分級。
屬第1級者,樹木健康或正常;第2級,樹木輕微危害或衰退;第3級,樹木中度危害或衰退;第4級,樹木嚴重危害或衰退。苦竹寺老榕樹評估為第3級,會在棲地區域打洞施放殺菌劑消毒,盡可能增強樹的抵抗力。
褐根病是木本植物真菌性根部病害,引起根部腐敗導致全株萎凋死亡。老樹樹勢較衰弱,受水泥化對棲地排水與透氣影響,讓老樹成為感染褐根病高風險群,對樹冠下活動民眾及停泊車輛產生風險。
苦竹寺老榕樹主幹粗壯,氣根多錯綜纏繞,分出的支幹形成斗大傘葷狀樹冠幅,在耆老印象中,「小時候看它是這麼大棵了,苦竹寺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是遠近馳名朝聖廟宇,老樹編號61,樹高16公尺、胸圍2.8公尺。分三胸徑樹冠幅、推估樹齡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