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廟宇介紹
埔里瀛海城隍廟,是位於南投縣埔里鎮南門里的城隍廟,具有鸞堂體制。
【沿革】
此廟初建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吳本杰設立,初址為大埔城北門街、今日的埔里小段26234號地。其城隍神像據說是奉命開發埔里的官員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自台南帶來,原奉於鹿耳門媽祖廟。
光緒甲午年(1894年)間,燬於火災,後來神像安奉於1900年代建立、奉祀三恩主的懷善堂。該鸞堂位在今日的南門里,當時為施雲釵、施丹梯兄弟的住家。1948年,地方人士呈請政府同意,將位在南門里南昌街的弘法寺撥接給廟方使用。1960年,耗資600萬元興建廟宇,至1966年12月11日中殿落成,地下室作為圖書室、一樓作為城隍廟、二樓為龍鳳閣。
九二一大地震後僅剩廟宇後殿。2011年5月15日舉行重建動土典禮,行政院長吳敦義、南投縣長李朝卿、立委馬文君、國策顧問林水吉、副議長潘一全、埔里鎮各級民意代表、臺灣各地城隍廟代表出席。2013年9月4日,瀛海城隍廟重建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李承豐擔任主委,慈善會創會長則由胡嘉宸擔任,代理縣長陳志清、副議長潘一全到場致意。身為信徒的潘一全,為感謝當選,捐出一半的選票補助款捐給廟方。
2015年4月8日舉行上梁儀式,2017年7月3日大殿完工。
【傳說】
當地文史工作者潘樵認為其城隍神像為明朝風格,推測該像是隨鄭成功越海而來,也是廟名冠上「瀛海」的由來。潘樵的母親洪蕊就是該廟的鸞生。
埔里榮民醫院醫生陶之岳,曾寫過一篇關於此廟城隍神像的奇聞。內容是講湖北籍榮民、炊事楊玉珍從埔里公路局工務段轉到梨山工務段工作時,被廚房未砌好的門檻絆倒而昏迷,先送到梨山榮民醫院,後轉到澄清醫院。楊玉珍夢見一位城隍爺以他還有三年陽壽為由,遭打了一巴掌,醒來後發現躺在澄清醫院太平間。後來,楊玉珍轉到埔里榮民醫院療養時,一天來埔里城隍廟逛,才發現場景、城隍神像就是他所夢見的樣子。陶之岳寫到,楊玉珍三年後才去世。
2017年2、3月間,工作人員無意中發現城隍神像雙眼有淚痕,認為是神明因重建而感動落淚,後來重建大殿落成安座時才擦掉。理化老師及神像雕刻師傅則認為,是跟近日氣候多雨、空氣中水氣含量高有關。
【祭祀】
農曆六月十五日城隍神聖誕時,廟方會進行遶境。
相關新聞 (4)
42尊城隍齊聚埔里瀛海城隍廟 遶境隊伍超過2公里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7-30
全國42尊城隍今天齊聚埔里瀛海城隍廟大會師,這是疫情後全國城隍廟首次聯合遶境活動,也是主辦活動的埔里瀛海城隍廟921地震後重建15週年,今天在議長何勝豐、縣長許淑華、立委馬文君等人共同點燃起馬炮後扶轎起駕,來自全國各城隍廟將爺、陣頭、藝閣陣容拚陣,在埔里街道遶境祈福,隊伍綿延超過2公里。
由埔里瀛海城隍廟主辦的全國城隍大會師活動,全國42尊城隍爺昨晚齊聚埔里,在仁愛公園舉行城隍爺賀壽晚會,今天中午更在議長何勝豐、副議長潘一全、縣長許淑華、立委馬文君及與會貴賓一起點燃起馬炮後,中午起駕繞境賜福,為這場活動掀起高潮。繞境隊伍中午沿著埔里街道,民眾沿途敬備香案祈求平安,場面盛大熱鬧。
埔里城隍廟重建15週年42尊城隍爺會師歡迎一起來迎城隍
新聞來源:觀傳媒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7-17
埔里瀛海城隍廟921震後重建15週年暨全國城隍大會師,17日上午在縣議會大廳隆重舉辦【全國城隍大會師在埔里記者會】,由副議長潘一全兼任埔里瀛海城隍廟主任委員主持,副縣長王瑞德、立委馬文君、縣議員游顥、林友友、全國城隍廟聯誼總會長詹鈴權及各地城隍廟代表都出席,宣布城隍爺大會師活動正式於7月29起連續2天在埔里展開,並聯手代言推薦埔里在地農產及觀光,過程隆重。
全國城隍大會師在埔里活動將由7月29日晚會揭開序幕,7月30日全國42尊城隍爺及近2千人的將爺、陣頭祈福遶境將活動帶到最高潮,歡迎全國民眾來埔里迎城隍,一同祈求天佑台灣、守護南投,感受埔里宗教文化特色,品嚐在地農特產品美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