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廟宇介紹
南投碧山巖,舊稱柴梳巖,是位於南投縣南投市福興里的佛寺,為彰化八景之一,也是南投縣忠烈祠的所在。
【沿革】
清治時期,中臺灣所謂「三巖二寺」之說,三巖就是虎山巖、清水巖、碧山巖。其中碧山巖寺舊稱「柴梳巖」,建於八卦山脈草尾嶺,依《彰化縣志》為乾隆十七年(1752年)住持僧募捐所建,開山祖師為觀恩。因在寺前遠眺草屯全貌與若隱若現的九九峰,以「碧山曙色」之名被列入彰化八景。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月眉庄人倡議重修。1928年,草屯信士洪源卿發起重修,添建佛殿及南北兩旁平屋。
1944年春間,自新竹請來如學尼師入寺住持,至1947年初得一位隱名施主捐助鉅金,遂續在南北兩邊擴建南北平屋各三幢,並架設電燈。戰後地址為南投市彰南路3段1929號,屬福興里。南投縣南投市與彰化縣芬園鄉的行政分界,就以此寺北側的天然坑溝為界,北為彰化,南為南投。1953年,建立講經堂、齋堂、禪房等,又吸取貓羅溪作為水源。八七水災後被毀,殿內古物尚存道光二十一年仲春的「蓮光普照」橫匾、和以碧山為開頭的對聯。1963年在地方人士勸說下重建,1966年完成。重建完成後,曾為南光女眾佛學院。
南投縣長楊昭璧在1966年在碧山巖成立南投忠烈祠,使得此寺成為臺灣少數有忠烈祠的廟宇。1974年,禪海尼師從日本留學歸來接手主持,並在寺旁經營托兒所。九二一地震後,寺門前部份地面龜裂和下陷,導致前鄰貓羅溪、台14丁線的擋土牆於次年4月24日凌晨倒塌,一度阻斷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