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白沙坑文德宮
蔡宗憲提供

白沙坑文德宮

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

地址:彰化縣花壇鄉彰員路三段6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3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3)

優立 說:發表時間:2023-02-05 21:01:42

過年時拜拜的熱點超熱鬧,廣場攤販很多。

說:發表時間:2023-02-01 21:36:02

景色幽雅的歷史古廟,值得參拜造訪

黑皮 說:發表時間:2021-09-23 20:05:26

福德老爺,我想要有偏財運

廟宇介紹

白沙坑文德宮,舊名保安宮,是位於彰化縣花壇鄉白沙村的土地祠,其元宵節在白沙村、文德村、長沙村的燈排遶境被列為彰化縣無形資產。 【歷史沿革】 廟記說福建泉州晉江縣蚶江人李朝魁受知縣胡邦翰感招,攜帶福德正神像前來白沙坑開墾,日後村民建立土地廟,取名「保安宮」。學者林文龍在《台灣史蹟叢論》考證,胡邦翰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六月從福建平和縣調任彰化,此廟應為在乾隆二十六年後建立。咸豐年間,由當地出身的翰林曾維楨出面重修並改名「文德宮」。 該廟為白沙村、文德村、長沙村共同的祭祀公廟。清末,因各角頭迎花燈鬧分家,最後擲筊請神尊留在此廟,香爐及文武判官則在其它兩處寺廟供奉。如口庄明德宮就是其分靈廟。後來信徒認為分靈造成問神困難,因此在文德宮與兩間分靈廟路途中間,設立專門主祀土地婆的花壇崇德宮,藉以牽制土地公。 之前文德宮在現址靠兩百公尺的北側河堤邊,1946年端午節遭遇水患,廟埕與東西廂付之波濤,1969年又重建。廟址為花壇鄉白沙村彰員路三段6號、彰員路360號。 【廟身建築】 為遷就地形,文德宮整體建築形成坐北朝南、兩廂寬、縱深淺的格局。依然為傳統四合院形式,但前殿往後縮與主殿相連,省去傳統四合院中間慣有的天井,且朝左右兩廂擴建,因此廂房較為寬闊,並在廂房與殿間留出日、月井,及取作「拔萃門」、「華登門」的東西兩門。左廂房內有五坪大的空間,模仿古中國官員接待處的陳設,擺有數張太師椅、儀仗、供桌並放上標示「十方客神香位」等。 主建築左前方設有五層寶塔,供俸五營神將,一樓為南營蕭聖者、二樓東營張聖者、三樓中營李元帥、四樓西營劉聖者、五樓北營連聖者。因臺灣一般是將五營神將以廟宇為中心,在廟境外緣四方建立各營,廟方為神將建塔的建築在臺灣十分罕見。此塔可俯瞰全廟,天氣佳則可見彰化平原。 【傳說故事】 此廟的土地公造型之所以戴官帽,傳說正與曾維禎有關。相傳在殿試時,道光皇帝見到曾維楨背後站著一位白髮老翁,之後又立即消失不見,遂驚訝詢問,曾維楨回說僅攜帶家鄉土地公香火以保平安。皇帝於是冊封白沙坑福德正神「與翰林同格」。地方還傳說曾維楨與道光皇帝欣賞京城花燈,突然思念家鄉親人而向皇帝辭官,雖不獲不准但被御賜白沙坑可在元宵節仿效京城舉辦大型燈會。一說是發生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道光八年(1828年)。 據去中國大陸考證的文史工作者蔣敏全表示,皇帝冊封白沙坑土地公「與翰林同格」,以及御賜白沙坑可仿效京城舉辦燈會等兩項傳說屬於美化之事。道光廿五年曾維楨在湖南石門縣擔任知縣,並無與皇帝賞遊京城花燈。他主張以下兩種原因。 其一、白沙坑早年主要族群為泉州人,但泉州府並無字姓燈與燈排遶境的傳統文化。昔日白沙坑人常隨著南船至潮州府沿海與當地客家人買魚苗,從鹿港運上岸後再運到花壇養大後轉賣至彰化城,這也是花壇舊稱為「魚苗寮」之因。可能是曾維楨考取翰林功名後,白沙坑人援用潮州府汕頭使用的字姓燈與燈排來慶祝。 其二,道光六年(1826年),東螺堡睦宜庄李通,竊取粵人黃文潤豬隻,導致演變成中台灣閩粵大械鬥,粵籍客家人建立的客家人專屬市集永靖街還被焚毀。此時,曾維楨堂弟曾拔萃,以恩貢生身分出面安撫民心,保護白沙坑及其附近的粵籍客家人,讓兩族群彼此有交流互信的機會。客家人可能於道光七年或八年間的元宵節,開始了抬客家燈排的遶境活動,一來慶祝曾維楨獲得功名,二來期許族群和平相處,燈籠舊稱「平安燈」,燈上寫的「合族平安」、「合境平安」的意義也在於此。 2018年,《戲說台灣》受花壇鄉鄉長李成濟所託,將此傳說以10個單元劇播出,在該年1月24日由廖峻等劇組人員在此廟舉行開鏡儀式。 還有傳說花壇庄日籍的內田警官,聽從保正曾智海(曾維楨伯父之曾孫)、警員陳玉建議,讓乩童拿此廟土地公神像的木屑,治療內田警官妻子的病,因而廟宇在皇民化運動免受於難。 【燈排遶境】 白沙坑元宵燈排外型像船。其製作有一定規格,每燈排的燈籠數需為單數,一般為二十三盞,包括一盞置於燈排前端的土地公燈,其他盞由紅布圍起,首排兩盞為寫著頭家姓氏的字姓燈,第二排至第六排每排皆為四盞,若欲增加燈籠數目,須以排計算,每排增四盞,故有二十七盞、三十一盞,甚至更多者。 依蔣敏全的考證,白沙坑字姓燈燈排遶境的年代,可從廟史記載的道光廿五年元宵節,再往前追溯到道光七年或八年。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空襲臺灣,日本政府實施燈火管制時,唯有白沙坑元宵燈排遶境變通在白天舉辦,不僅寫下遶境未曾中輟的紀錄,也締造白天打燈籠的奇聞。傳統上分為三天舉行,正月十四是進神兵,十五日就是最盛大的迎花燈遶境,十六日為安神兵營。元宵前夕比較簡單,巡行村內主要道路,信徒不必準備牲禮祭拜。因地方建設,空間不多,安神兵營已於1985年集中於廟前的五營樓。2008年,此廟迎燈排遶境被彰化縣政府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元宵節當晚上八點前,各家燈排在陣頭的引領下,陸續到文德宮廟埕前集合。這時翰林曾維楨的文物也會在廟宇展出。燈排之前有一或二人手持火把引導,旁有專人準備供應燈籠燭火的蠟燭,另一人拿著點燭時撐燈排用的篙叉仔跟隨在後。燈排首先要到神明前致敬,方式是抬燈排的兩人一前一後朝對向主殿,前面的人用力將燈排前端向上高拋三次,致敬過後,再抬到廟宇旁事先搭好的架子放置等待出發。在迎燈排過程中如不慎燃燒,謂為「出丁」,表示燈排主人該年有家人會生男丁。 依例,燈排數總共十二排,其中九排由九名頭家提供,屬公眾的燈排。九位頭家由祭祀圈的文德村、白沙村、長沙村分別選出各三人。另外三排分別是屬於私人的,由庄內三大家族的公號負責,分別是大厝口的黃和興義堂、新厝內的李協源及埤底的李協利。 晚上八點,工作人員將坐鎮的福德老爺神轎佈置妥當後,就由司儀宣佈起駕,在嗚炮聲中由神明的頭旗、頭燈及彩排帶領下從爐主的村落開始遶境,彩排之後由各家的陣頭及燈排,依序為鼓、鑼、鑾駕牌、四支長方形塑膠燈籠、兩支火把,最後由爐主護駕的八人神轎押陣。遶境時,只要有信徒擺下香案的巷弄,神轎就一定要走到,因一些小巷弄載運陣頭的車輛難以進入,故燈排與陣頭反而在大街上等待神轎出來。穿梭在隊伍中的廟方執事人員分送令旗及平安符,並與信眾交換香枝。神轎經過之處,信徒也會躦轎腳。 遶境經過的幾個主要廟宇和經過曾翰林、大厝口黃和興義堂、李協源及李協利家族這四大家族公廳時,依慣例神轎必需前往行禮致意。四大家族獲此尊崇的原因是:大厝口黃和興義堂相傳是最早開發白沙坑的家族;曾翰林家族因感謝皇帝御賜,需把皇帝聖旨及曾翰林考上進士的捷報掛在會場供人觀賞;李協源、李協利家族祖先將此廟土地公從蚶江供奉過來。 遶境文德村、白沙村、長沙村三村的活動直到隔日凌晨才結束。

相關新聞 (8)

元宵鬧整晚! 彰縣花壇白沙坑千人扛燈排瘋遶境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2-05
鬧元宵!深具特色的元宵燈節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坑迎燈排」活動,今年已邁入195年的悠久歷史,今晚文德宮舉行點燈祈福儀式,由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德宮主委李錫圭及各界民意代表向福德正神祈福,點亮兔年象徵揚眉兔氣、兔飛猛進的燈排,隨後王縣長與縣議員顧黃水花等人舉起燈排,向福德正神三敬禮,緊接著由王惠美掌福德老爺神轎,上千人扛燈排遶境,整個花壇鄉猶如不夜城,熱鬧非凡。 王惠美表示,今天是元宵節,也是花壇鄉白沙坑文德宮福德爺迎燈排活動,迎燈排活動已有195年歷史,已登入無形文化資產,經過這3天的活動,讓地方更加旺旺旺,闔家平安順遂,感謝花壇鄉公所、代表會、文德宮、各級民代與地方仕紳,一起用心將迎燈排活動傳承下去,一年比一年盛大。 文化局表示,花壇鄉文德宮最大特色,在於正殿供奉開基福德正神,神像頭戴烏紗帽,為全國唯一官封之土地公,香火鼎盛。「迎燈排」的由來是一段孝行感人的傳說,緣起清朝道光年間,開台翰林曾維楨隨道光皇帝遊天街,觀賞花燈,曾翰林見景傷情,感於如此盛景家鄉之母親年邁卻無福觀賞,欲辭官還鄉奉養父母晚年,道光皇帝為嘉慰曾翰林的孝行,旨賜白沙坑每年元宵節仿照京城「迎花燈」,相沿至今已邁入第195年。 迎燈排遶境通常是在元宵節辦理,連續3天的迎燈排繞境,每天晚上7時起,居民扛著燈排集合在花壇文德宮前,向福德老爺行禮後,引領陣頭開始繞行白沙坑大街小巷,到凌晨才休息。重頭戲則是在今晚元宵節,除了居民熱烈參加,機關首長、民意代表、地方仕紳等都一起來參與盛會,祈求國泰民安,保佑民眾平安健康,財源廣進、學業進步、考試順利。
彰化花壇白沙坑迎燈排慶元宵 全台唯一戴官帽土地公遶境保佑平安
新聞來源:台視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2-03
全台元宵節有北天燈、南蜂炮,中部則是看燈排,彰化花壇白沙坑文德宮已經有195年歷史,供奉全國唯一官封戴官帽的土地公,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辦傳統的迎燈排活動,每座燈排由23個小燈籠組成,象徵添丁、吉祥,廟方點燈後,繞行附近三個村莊一圈保佑民眾平安,期間有各個陣頭表演,每年元宵都吸引上千人參與,相當熱鬧。 不只北天燈、南蜂炮!中部迎燈排遶境慶元宵 奮力一推,將近一層樓高的燈排被高高抬起,再跟土地公行個禮,這是彰化文德宮每年元宵節舉辦的迎燈排活動,邁入第195年,不只迎燈排,廟方今年還增加擲筊比賽,擲出最多聖筊的民眾就能把Q版福德老爺帶回家。 廟方周圍除了有花燈可欣賞,還有燈排體驗區,民眾體驗後分享心得,扛燈排不會很重,但需要一點力氣。 全台唯一戴官帽土地公 迎燈排遶境保佑平安 彰化花壇文德宮供奉的福德正神,是全國唯一戴官帽的土地公,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辦迎燈排活動,每座燈排由23個燈籠組成,造型像座船,象徵添丁、吉祥,現場除了燈排行禮還有陣頭表演,場面超熱鬧。 花壇鄉代表翁啟祐指出,為了鼓勵傳統不要有斷層,有結合當地的文化,鼓勵更多小朋友及社團來參加這些活動。 今年活動從今(3)日開始為期3天,元宵節當天進入最高潮,所有排燈點燈後,還會繞行附近三個村莊一圈,透過燈排亮眼的燈光,象徵土地公神光普照,保佑民眾家家平安。

更多好廟推薦

中嶽永興府

中嶽永興府

苗栗縣竹南鎮

李府千歲王爺/李府元帥
歡喜財神廟

歡喜財神廟

嘉義縣中埔鄉

玉皇大帝/天公祖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報導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桃園市桃園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龍潭聖鑫宮
報導

龍潭聖鑫宮

桃園市龍潭區

玄壇真君/武財神/五路財神
深圳玄天宮

深圳玄天宮

桃園市新屋區

玄天上帝/上帝公
盤古藥皇廟【神佛壇】

盤古藥皇廟【神佛壇】

台南市中西區

藥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