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昭忠廟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昭忠廟

主祀:武顯將軍

地址:苗栗縣卓蘭鎮老庄里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2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

阿泉 說:發表時間:2023-04-03 21:06:54

古色古香,緬懷先祖

玉珠 說:發表時間:2022-09-30 10:19:32

卓蘭軍民廟本身就是傳奇,小卡車摔落山坡,撞壞廟額更是奇事。

廟宇介紹

昭忠廟,舊名軍民廟,是位於苗栗縣卓蘭鎮老庄里的忠烈祠,祭祀與泰雅族作戰而死亡的湘軍。 【背景】 卓蘭傳說往昔峨崙廟不敢敲鐘,其一是懼怕大安溪上游的原住民。光緒年間,卓蘭的漢族和泰雅族北勢群各社發生原漢衝突。光緒十一年(1885年)四月,林朝棟、柳泰和率軍駐卓蘭,以抵抗原住民。當時參加台灣巡撫都督軍旅的卓蘭漢人詹其祝,藉由台北中路軍統領林朝棟奏請台灣巡撫劉銘傳調派湘軍清剿。原住民也聯合坪林、武榮等十三社為基地對抗,展開激戰。此戰爭,前後共一萬三千餘員的湘軍,進駐大缺山(大克山)下,歷時二年六個月戰事終敉平,光緒十三年(1887年)十月撤兵,正三品武官劉少斌等官兵戰歿,有說是傷亡三千餘人。湘軍在班師回朝前夕,於歸安橋立碑紀念,並將橋名取為「歸安」,以示招魂之意。 湘軍官兵合葬在當地山丘上,卓蘭人稱該山叫「湖南營」。除官階高的、及有後人前來尋骨有立墓碑外,其餘草葬於山坡,僅以三顆石頭疊成人形代表墓區。二戰期間,糧食缺乏,日本人要求師生去該墓地種植地瓜,屍骨再陸續被挖出。1957年卓蘭高中開闢運動場,湖南營湘軍墓群再度引起重視。 【沿革】 隨卓蘭鎮的開發,農民們常在掘土中挖到屍骨和兵器,遂產生不少傳言流傳,所以1959年卓蘭鎮人士建立此廟,以慰亡靈,廟址位於老庄里湖南山的東側。因廟身只有十坪,陣亡的湘軍骨骸只好用肥料袋堆在廟內。湘軍陣亡官兵墓碑依官職高低安置廟後方,共收集四十一座。 1980年代初,台北市湖南同鄉會經由傳播知道此廟,除決定將軍民廟改名為「昭忠廟」外,還計畫予以擴建,袁樸和湖南同鄉會副總幹事劉達之數度到卓蘭人士徐湧和、徐永富等交換意見。1985年9月13日秋祭,正式改名,並獲得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黃杰贈「昭忠廟」橫匾。 在1992年報導時,當地老庄里長詹益海計畫將此廟改建為規模宏大的廟宇,以吸引觀光客。後來熱心人士募款,在舊廟後方購地擴建。 新廟於1994年計畫整建,動工後因地目問題一度停滯,2010年8月4日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參觀時,還致贈五萬元人民幣作改建經費。在獲贈五萬元人民幣後,昭忠廟管理委員會主委徐文治表示,後續工程經費仍需新台幣二千四百萬元,仍無著落,希社會各界相助,讓昭忠廟早日落成。 2018年12月25日,一名林姓駕駛小貨車路經舊廟右側上坡路段,因變速箱故障無法變換低檔,車身後滑撞上廟身翻覆,造成神蛾毀損、龍邊柱子斷裂、正面門額挑簷桁及屋頂瓦片掉落。2020年,客委會補助五百多萬元修復。 【祭祀】 農曆七月廿九日舉辦普渡法會,該日馬鶴凌會到此廟祭拜。1985年4月7日,卓蘭鎮舉辦湘軍進駐卓蘭剿撫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同年,《民生報》的社論指責電影公司若說敬重忠義英烈,為十八王公拍攝虛假的故事,大可拍更有戲劇效果的湖南忠義公,並還提及類似的廟宇有樹林十三公、嘉義忠義十九公、彰化的恩烈祠等。 次年3月28日上午,新聞局長張京育主持由北市湖南同鄉會及卓蘭鎮民眾聯合舉行的「湘軍殉難一百週年紀念大會」兼擴建昭忠廟破土典禮,當地作家詹冰為此寫紀念文章。 以劉少斌為主神,稱為「武顯將軍」。1986年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後,有隻彩蝶飛入廟內,久未離去,地方人士認為是劉將軍顯靈。生物學者陳森能指出,軍民廟的神蛾是台灣長尾水青蛾,因有趨光性,所看到軍民廟有火光,即會飛來棲息。 因捐款不足,春秋兩祭盛大場面不再。在2000年時,因經費短缺,沒有湖南人參與該廟的中元祭,場面冷清。

相關新聞 (2)

苗栗縣定古蹟軍民廟4年前遭撞受損 修復竣工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3-31
苗栗縣縣定古蹟「卓蘭軍民廟」107年底因受車禍波及,廟體受損嚴重,歷經4年多史料考證、辦理修復計畫及搶修工程,工程近日竣工,重新恢復古蹟與周遭環境形貌。 位於卓蘭鎮的軍民廟於103年指定為苗栗縣縣定古蹟,107年12月25日1輛小貨車疑因機械故障,自廟旁斜坡道路「倒退嚕」翻落,導致部分廟體遭撞擊損毀嚴重,縣府文化觀光局啟動搶修程序。 文觀局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軍民廟毀損最嚴重部分,包括本體龍邊石柱斷裂、門額整片掉落、神蛾亭斷裂、神蛾塑像掉落。縣府陸續完成修復工程規劃設計,並獲客委會核定補助新台幣504萬元辦理搶修工程,歷時180天,近日竣工,等待辦理驗收。 文觀局表示,清代漢人因拓墾土地與原住民屢次發生衝突,清廷派遣1萬多名湖南軍團(湘軍)進駐卓蘭,激戰過程死傷慘重,地方人士為感念軍團因保衛鄉里而犧牲,建立了軍民廟,軍民廟見證台灣多元文化歷史脈絡。 文史資料顯示,卓蘭軍民廟始建於1887年所豎立的陣亡官兵碑石,1959年地方人士集資建廟,主祀「武顯(劉少斌)將軍」,並將官兵碑石集中豎立於軍民廟前後,以慰忠魂。 文觀局說,軍民廟建築特色為「廟」、「墓」合體,廟堂內有日式神龕,廟後有化胎,化胎正面為仿墓體,放置30多塊墓碑,莊嚴肅穆;另外,1983年廟方倡議重建,因經費不足停工,期間有隻帝王蛾飛抵廟中,居民認為是劉少斌將軍的軍魂幻化為神蛾,因此在廟埕左側立神蛾雕像供人們膜拜,成為台灣少見的動物神。 文觀局長林彥甫指出,古蹟修復是以豐富史料、嚴謹考證並透過傳統匠師的工法,重新恢復古蹟與周遭環境的形貌,期許修復完成後,結合鄰近重要文化觀光景點,成為卓蘭文化觀光亮點。
苗栗軍民廟遭撞毀 明動工修復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2-09-19
苗栗縣定古蹟「軍民廟」,2018年因為車禍事故,導致廟的結構嚴重受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爭取客委會補助504萬元,並啟動緊急修復計畫,預計20日開工,工期約180天,縣府盼透過搶修恢復「軍民廟」原有風貌。 軍民廟位於苗栗縣卓蘭鎮內,建於1887年,早期清代漢人因拓墾土地與原住民屢次發生衝突,清廷派遣1萬3000多人的湖南軍團鎮壓,歷經2年才平息戰事,當時傷亡慘重,卓蘭地方人士感念清朝將軍劉少斌、羅運鴻等41名官兵,為保衛鄉里犧牲,因而建立軍民廟。 1983年廟方積極倡議重建,卻因經費不足而停工,相傳當時有帝王蛾飛進廟中,地方認為是劉少斌將軍化為神蛾,因此在廟埕左側立尊神蛾雕像,供人們膜拜,一直流傳至今,其廟建築特色為「廟」、「墓」合體的建築物,廟堂內有一日式神龕,是當地信仰中心之一。 軍民廟在地方募資擴建後改稱「昭忠廟」,於2014年由縣府指定為縣定古蹟,但在2018年12月1輛小貨車行經廟的右側上坡路段,因為車子變速箱故障,導致車輛無法上坡並往後「倒退嚕」,造成廟的龍邊石柱斷裂、門額整片掉落,神蛾亭也未倖免整個斷裂,連神蛾塑像都掉落,損毀相當嚴重,肇事駕駛當時則透過保險公司理賠56萬元。 苗栗縣府文觀局長林彥甫指出,意外發生後就馬上通報文化部文資局,並實施加固作業以防繼續崩壞,目前已經爭取中央補助,並在明天展開修復工程,修復過程會評估毀壞情況,並依照原始構造、空間規畫設計,未來修復後可望讓軍民廟再現風華。

更多好廟推薦

迎富送窮廟
報導

迎富送窮廟

桃園市大溪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中嶽永興府

中嶽永興府

苗栗縣竹南鎮

李府千歲王爺/李府元帥
福辰宮

福辰宮

新北市新店區

福德正神/土地公
歡喜財神廟

歡喜財神廟

嘉義縣中埔鄉

玉皇大帝/天公祖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新竹縣寶山鄉

福德正神/土地公
深圳玄天宮

深圳玄天宮

桃園市新屋區

玄天上帝/上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