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關西石爺亭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關西石爺亭

主祀:石聖公/石頭公/石母娘娘

地址:新竹縣關西鎮南雄里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0人

廟宇介紹

關西石爺亭,是位於新竹縣關西鎮南雄里的石爺、石婆廟,供奉被當地視為夫妻的兩顆石頭。 【位置】 關西石爺亭在關西鎮南雄里舊台3線(市道118號)關西橋前方約百公尺處。地方將亭內供奉的石爺視為類似土地公,所以要有土地婆陪伴,因此亭內兩顆一大一小的石頭當成一公一母,分稱為「石爺」、「石婆」。該里4鄰地區的俗名就稱為「石爺」,新竹客運也以該名做為招呼站牌。 拜亭是1985年由信眾發動樂捐。附近居民認為立亭後,雖中豐路不寬、廟這裡又是下坡彎道,而石爺亭有如石敢當,讓道路未曾發生過重大車禍。亭旁長有棵老苦苓樹,是當地的賞鳥地點。 【由來】 對於這兩顆石頭由來,關西鎮長羅吉坤表示:昔日,工人在關西鎮南雄里沿牛欄河闢建中豐路時,在河旁挖到此兩顆石頭,十餘壯漢搖不動它。於是工頭設案祭拜,詢問它倆是否接受供奉,擲筊獲得聖杯後,石頭便可移到路旁讓人供奉。 南雄里里長劉興棠則敘述:大約是二十世紀初開始祭拜。過去南雄里舊台3線周邊為農地,有位謝姓佃農(其後仍世代居住在石爺亭旁)向地主承租農地開墾,想將二顆妨礙農地耕作的石頭移走,但不論喚來多少幫手,大夥都無法移動。地方口耳相傳二顆石頭是南雄的守護神,才會無法搬動。之後,謝家人上田工作時,會向石頭鞠躬打招呼,久之,初一、十五或是過年、過節、大豐收,就會向兩顆石頭祀拜,南雄地區居民後來也跟著祭拜。 【祭祀】 客家人有拜石的風俗,雙親會帶著嬰兒認石頭為義父,望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像石頭般壯碩。根據關西老一輩人士說法,漢族入山開墾,在當時醫療並不發達的環境下,傳聞有父母向這兩塊石頭膜拜祈福後,孩子的病症就不藥而癒,因而名聲傳開。 地方傳說拜此石爺為義父者,一年要進行四拜,即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四月初八、八月初四、以及冬至。其中,以農曆四月初八為生日,當地會擴大辦理祭祀活動。義子們會用紅線串起求得平安符,戴在胸前,祭拜時更換新符。當地一名嫁到關西的陳彭六妹常向兒孫講起石爺、石婆的故事,也畫下描述帶孫子向石爺求平安符的畫作,說希望子孫看到此圖就能想起她。

更多好廟推薦

中嶽永興府

中嶽永興府

苗栗縣竹南鎮

李府千歲王爺/李府元帥
福辰宮

福辰宮

新北市新店區

福德正神/土地公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報導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桃園市桃園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新竹縣寶山鄉

福德正神/土地公
高雄東隆宮

高雄東隆宮

高雄市前金區

溫府千歲王爺
龍潭聖鑫宮
報導

龍潭聖鑫宮

桃園市龍潭區

玄壇真君/武財神/五路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