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
明峻 說:發表時間:2023-03-13 22:25:13
廟內氣氛莊嚴
廟內服務親切
Chen 說:發表時間:2023-01-15 13:55:16
歷史悠久且是少有官方起建的天上聖母廟,非常靈驗,值得前往虔誠參拜
廟宇介紹
新竹內天后宮,是位於新竹市北區興南里的媽祖廟,相對於民間設立、信徒為閩南人為主的新竹長和宮,此廟為官立、信徒以客家人為主,為清領竹塹官祀四大廟之一。
【沿革】
清治時期,竹塹城社會形態以閩南人從商、客家人務農為主。乾隆時,閩南人會祭拜在北門外的新竹長和宮,對當時散居新竹東、西、南方山區客家人來講,往來參拜不甚方便,加上閩客械鬥兩族相處不甚和諧,因此乾隆十三年(1748年),官方在竹塹城西門興建了官立的媽祖廟--新竹內天后宮。
乾隆時代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新竹都城隍廟、此媽祖宮這兩廟。在地人慣稱「內媽祖」,以便和城外、北門街上的長和宮「外媽祖」區隔 。類似因閩客族群矛盾而由政府另建的媽祖廟有合港田寮永貞宮。
新竹內天后宮原位在今新竹市中央里的西安街,後日本人以拓寬馬路為由,就將當時位在馬路中央的廟身拆除。其媽祖神像有移至長和宮、香山天后宮、或中央里里民輪奉。
戰後廟方暫時以日本人留下的竹壽寺重建,後遷於現址,1962年重建,廟址為西門街184號,位於興南里,管理為客家人士擔任。
因過去未辦理寺廟登記,導致廟地被政府收歸為國有地。1955年8月17日,內天后宮管理人許清炎向新竹縣長陳情,控告廟地被新竹市民代表吳萬傑侵佔二十公尺長、一公尺寬的地皮。廟方後來花一千一百多萬元,購買廟埕右前方空地,1997年間成立財團法人,請求政府贈與原廟地,2002年3月獲行政院來文同意贈地。
新竹市文化局將此廟列為九十六年度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保存維護工作計畫對象,將協助向文建會分別爭取古蹟整修、調查經費。
【祭祀】
農曆三月廿三日為聖誕日。農曆七月初八舉行中元普渡,並舉行大閹雞、大鵝與大火雞競賽。
至於中央里內的西門市場及中央商場為主的信眾,則會在農曆三月廿三日、及農曆九月十五日,以擲茭杯選爐主供奉神像半年。
相關新聞 (6)
新竹內天后宮10月28日下午來花蓮縣徒步遶境祈福 歡迎信眾踴躍參與共享媽祖好福份
新聞來源:臺灣電報 | 新聞發布日期:2023-10-26
財團法人新竹內天后宮將於十月二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一點半至三點半,在花蓮縣徒步遶境祈福,遶境路線自花蓮市港天宮出發,途經中山路轉自強路至吉安鄉勝安宮參拜。
新竹內天后宮建廟於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已有二百七十餘年歷史,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是新竹市傳統信仰中心,在今年五月的媽祖文化祭也吸引數千信眾、香客一起鑽轎腳、瘋媽祖。
新竹內天后宮媽祖遶境今登場湧3千人 鄭文燦也來了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5-06
新竹內天后宮與市府舉辦「竹塹媽祖文化祭」今天登場,是竹市難得的媽祖遶境活動,遶境隊伍途經竹塹4座古城門,吸引信徒鑽轎腳消災解厄。市長高虹安參與遶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下午3點多也受邀到場,希望媽祖庇佑讓新竹、台灣越來越好。
竹市府民政處指出,內天后宮為新竹知名的媽祖廟之一,建廟迄今275年,是當地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每年農曆3月舉辦媽祖遶境出巡,主要科儀有祈安典禮、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及安座等典禮,有安撫人心、強化信仰的作用。
市府今年與新竹內天后宮攜手辦理竹塹媽祖文化祭,媽祖遶境活動比往年更盛大,隊伍今天下午從舊北門位置鄭氏家廟出發,環繞竹塹四城門,高虹安下午2點也到鄭氏家廟發放茶飲供民眾消暑解渴,歡迎民眾加入遶境隊伍,體驗竹塹古城的文史魅力。
市府民政處指出,新竹市現在僅存的城門只有東門(迎曦門),此次遶境從古城北門(拱宸門)位置出發,途經南門(歌勳門)、東門(迎曦門),最後抵達西門(挹爽門),現場除有媽祖駐駕以外,也會有城門簡介,盼藉由活動找回被遺忘的古城門。
內天后宮董事長林振森表示,今年與市府攜手合作「2023竹塹媽祖文化祭」,今天早上8點展開車巡遶境,下午2點左右則在鄭氏家廟開始徒步遶境,吸引近3千人參與,步行隊伍達1公里,媽祖巡經竹塹四城門時將短暫停駕半小時,並開放信眾鑽轎腳。
媽祖遶境隊伍在下午3點半左右經過長和宮,接著沿著北大路、中山路往北極殿前進,鄭文燦也在下午3點45分抵達北極殿,和內天后宮董事長林振森、北極殿副主委廖火桂等人參香祈福,受到不少民眾歡迎。
鄭文燦說,新竹內天后宮歷史悠久,期許媽祖遶境經過的地方無災無奈、信眾都可以平安賺大錢,並給新竹帶來大建設大進步。他也感謝廟方與市府舉辦活動,相信媽祖走過的地方都受到鄉親信眾歡迎,也希望在媽祖保庇之下,讓新竹、台灣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