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Jessepylin - 自己的作品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
林先生 說:發表時間:2023-06-08 20:17:46
信仰文化虔誠善心修身-善,心,靜
小雲 說:發表時間:2023-05-28 22:46:11
香火鼎盛,有求必應
廟宇介紹
鳳山龍山寺,舊稱為鳳山觀音寺。是一間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寺廟,建於清治時期乾隆初年,主祀觀世音菩薩,早年為當地泉州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1985年公告為原二級古蹟,現升格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也是高雄唯一名列國定古蹟的寺廟。
【沿革】
鳳山龍山寺為清領時期在臺灣就已存在的七座龍山寺之一,其餘六座則分別為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林口龍山寺、大溪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主要信眾為來自泉州三邑地區的三邑人,此寺廟的信仰系統,都是源自於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而鳳山龍山寺臺灣所在位置最南的龍山寺。
依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鳳山縣志》記載之「龍山寺位陂頭街草店尾」,以及最早的匾額「南雲東照」推斷,鳳山龍山寺早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就已建立,並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間就已有基本規模。
另一民間起源則相傳,康熙年間曾有來自福建的先民,由於隨身攜帶來自晉江龍山寺的觀音菩薩香火袋,行經現址一口古井汲水止渴前,將香火包掛在井旁之石榴樹上,離去後忘記帶走,到了夜晚,香火袋卻突然發光引起周圍的居民好奇,後認為是菩薩顯靈而貢奉香火,並將原本的蕃石榴樹枝刻成觀音佛像。由於廟宇鄰近鳳山溪與碼頭,在水利、舟楫出入之便,與鳳山地區的歷史發展緊密連結,更迅速發展為香火鼎盛的寺廟,龍山寺分別在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由地方官最後一次大規模的修建,此時建築物的基本格局大致奠定今日的規模。後在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總董張源裕等人、及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管理人丁振鳳等人再度重修。
日治時期,曾在昭和8年(1933年)將兩側的護龍改建成西洋式建築,戰後時期為解決屋齡老舊問題,1958年曾進行三川門與正殿的整修,從臺南聘請陳玉峰施作門神彩繪。
1984年,依法成立鳳山市龍山寺管理委員會,主委吳玉郎極力推動文資保護,因而在1985年獲指定為省轄第二級古蹟(現已升格國定古蹟),1988年,鳳山龍山寺完成第一期修護工程,並聘請潘岳雄重繪門神,同時將護龍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兩層樓仿古樓房,增建鐘鼓樓,後在1994年完成第二期屋脊修護工程。2012年9月5日凌晨兩點,鳳山龍山寺發生火災,主要受損部分有三川殿、中門木柵欄、門神彩繪、門扇及抱鼓石等區域。
【建築設計】
鳳山龍山寺現址位於鳳山縣新城大東門遺址旁,建築坐南朝北由三川殿、過廊、左右廂房、正殿、左殿、右殿等所組成,建築結構屬於工字殿,為兩落格局建築。其中三川門最具特色之處,則採取建築入口處內縮,形成簷下有步口廊設大門的「凹壽式」作法,左側廂房前的空地目前放置過去整修龍山寺所建的碑林,共有七座古碑,此外三川門與正殿之間則設置拜亭,使得建築物形成連貫性的空間。
龍山寺廟中的泥塑雕工以精緻著稱。保存包括石匠、木匠、雕花匠、泥塑匠的剪黏、彩繪作品,文人雅士題寫的對聯、匾額。
龍山寺旁建有觀音文化大樓,奉祀觀音佛祖等眾聖真。
◆ 匾額
1.正殿神龕上所懸掛的「南雲東照」匾,是寺中歷史最悠久的古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所獻。
2.三川殿正門高懸「墨名儒行」匾,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賜進士出身文林郎晉江林聰敬題
【奉祀聖真】
正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同祀大勢至菩薩、天上聖母及武財神並配祀善才龍女和虎爺
龍邊韋馱宮陪祀:韋馱菩薩、註生娘娘及月老神君
虎邊伽藍祠陪祀:伽藍菩薩及境主公
兩側為十八羅漢神龕
拜殿:彌勒菩薩、藥師佛、大勢至菩薩、四大天王
三寶佛殿:供奉三寶佛及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
地藏王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太陽星君、太歲星君和福德正神。
相關新聞 (1)
國定古蹟龍山寺 古色古香的鳳山廟宇
新聞來源:PeoPo公民新聞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5-28
由於龍山寺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及使用磨損,使得建築物可能會出現裂縫、脫落、破損等問題,進而危及寺廟的安全和完整性,所以廟宇需要定期的保護與修繕,來延續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遺產,對此,鳳山區和德里里長吳金池表示:
「因為它是屬於我們國家二級古蹟,所以要整修龍山寺是要報備到政府機關裡面去,由政府機關來找一些藝術家來評估還是修理的工匠來這邊整修,金費都是由國家來出,如果(龍山寺前面)地板有損壞,龍山寺自己報備請工匠來修就好了,這個錢由龍山寺這邊的委員會應該有經費來修補。」
由於龍山寺沒有完整的建寺紀載,所以有一說是在清朝康熙年間,也有一說是在乾隆初年, 這些可以從地方誌或鳳山縣採訪冊推斷,對此,龍山寺廟祝陳子敬表示:
「如果有實際上可以考記的實體、實物,像是這塊匾額「南雲東照」,那個是乾隆應該是26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以這個匾額來推斷,會有那麼大塊的匾額寺廟已經有相當的規模。」
鳳山龍山寺建築風格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其中三川門最具特色之處,則採取建築入口處內縮,形成「凹壽式」作法,也採用了傳統閩南建築的元素,例如紅磚、花崗石等等,使得寺廟的建築風格更加獨特,陳子敬指出:
「它分前殿正殿兩殿而已,中間有一個拜亭,那旁邊再延伸出來的有,側殿就是地藏王殿跟三寶殿,雖然整個格局不是很大,但是我們所謂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般的一些雕刻、彩繪、石雕、木雕、剪黏等等通通有。」
龍山寺也經常幫信眾祭改,會想收驚改運的人有很多,例如:本身的體質較敏感、今年度犯太歲、祭改病符或者生肖年氣場較不好等等,都可以尋求龍山寺的師兄師姐協助,對此,龍山寺祭改之人員石師姐表示:
「看他的狀況定論而下,有的是會向菩薩擲茭看需不需要改運,一般正常身體不好也會來收(驚),或是要開刀住院也會來收驚,所以收驚的項目有很多種種不一樣的過程。在傳統文化中,過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人們會團聚和祭祀祖先,表達對神明的敬意和感謝,祈求平安和好運,因此,去廟裡拜拜的信眾會在這段時間比平常增加許多。」
「那以過年來講他們這個一天裡面都有,應該都超過二、三十倍的人潮過來,應該都有兩三千人,我想不只啦。過年時候人比較多,或是年節比較多,連假日也會比較多人,尤其是六日會很多人過來收驚,有的從台北、台中都會來收驚,國外回來過年他們也會來收驚,有時候也會回來改運。」
在這座融合了文化、歷史和宗教信仰的寺廟中,可以知道它是高雄市一個不可錯過的旅遊景點,也是當地人民信仰和崇拜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