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Mk2010 - 自己的作品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6)
JOE 說:發表時間:2023-06-18 22:39:25
善化在地民俗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心誠則靈。
秀芬 說:發表時間:2023-01-15 13:23:01
2023慶安宮燈會旺兔參佛燈會展在慶安宮旁邊展示中
Tsai 說:發表時間:2022-12-09 11:49:11
歷史悠久,富有意境的廟宇!還有許多文物陳列室!
廟宇介紹
善化慶安宮位於臺南市善化區,是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的廟宇。1997年4月2日公告為為三級古蹟,後因文資法修改與行政區劃調整先後改成「縣定古蹟」、「直轄市定古蹟」。
該廟據說是162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攻打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後,於1636年所興建的教堂(一說荷語教習所)所在地,今廟前有一「荷蘭井」。清初先是改建為「諸羅文廟」、「文昌祠」,直到1862年地震後迎來府城大天后宮香火,將之改成媽祖廟,命名「慶安宮」。後來慶安宮在1942年曾遭到拆毀,直到1947年才重建慶安宮。
【沿革】
◆ 前身
善化地區過去是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目加溜灣社所在地,而在荷蘭時期目加溜灣社並未歸順荷蘭東印度公司。1629年10月10日荷蘭東印度公司決定在赤崁(普羅民遮城周邊)重建房屋後,目加溜灣社與蔴豆社率眾到赤崁丟標槍與射箭。這導致福爾摩沙議會(荷蘭語:Raad van Formosa)在1629年11月決定「要用火和刀毀滅目加溜灣社」,並在該年11月23日出兵,11月底目加溜灣社投降,12月2日訂下和約。之後荷蘭人在目加溜灣社興建了教堂,1637年1月4日牧師尤紐斯舉行了首次安息日禮拜。這座教堂所在的地方據說就是現在的善化慶安宮。
在清朝康熙年間,荷蘭人所建的教堂舊址被改成了諸羅縣孔廟(諸羅文廟)。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孔廟遷到諸羅縣城後,原址改成文昌祠,成為灣裡(善化舊稱)的文教中心。而在嘉慶十五年(1810年),文昌祠曾整修過一次。
◆ 立廟由來
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1862年6月7日)臺灣南部發生大地震,文昌祠因而倒塌,灣裡街總理洪精義與蘇定邦、蘇坊廷、辰三才、林相、林安義等人發起重修。該工程經過幾年的募款,於同治三年(1864年)動工,次年(1865年)完工。而在這次重建時,灣裡街居民為祈求安泰,乃將新廟改稱「慶安宮」,並自府城大天后宮分香,改奉媽祖為主神,此外還有迎奉營盤尾(在善化區南關里)噍吧哖大武壠巡檢司衙內的關聖帝君、赤山龍湖巖觀音佛祖等神祇。
◆ 發展
清末時,慶安宮又稱「灣裡街天上聖母廟」,前後三落,其祭祀圈涵蓋有66個庄頭,是香火鼎盛的大廟。
1895年乙未戰爭時,日軍主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該年10月20日抵達灣裡街,駐紮在慶安宮旁邊的中藥商林匏之店屋。而後1897年設立灣裡辨務署時,曾使用慶安宮後殿充作辦公處所。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慶安宮重修,後來在大正三年(1914年)時再修。至於廟旁的中藥商林匏店屋,則在昭和四年(1929年)因為「御大典記念事業」而被用1000圓收購,作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御遺跡」。然而到了昭和十七年(1942年)因為皇民化運動之故,官方打算將原先的「御遺跡」範圍擴大並興建紀念碑,於是當時的新化郡郡守古川儀六拆毀了慶安宮,將「灣裡御舍營所」周邊整建成「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灣裡街御遺跡所」,在原本廟埕的西邊建起了紀念碑。
二次大戰後,當地仕紳拆除了紀念碑,並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在王鵠朱、陳茂坤、林聰明、林清春、蘇建琳、陳瑞鐘等人的倡議下決定重建慶安宮,同年年底正殿落成,迎奉媽祖神像安座。由於此次重建使用了不少當年被拆毀時的老建材,所以現在的慶安宮正殿仍有嘉慶年間的石材與同治年間的木構。
◆ 近代
民國五十年(1961年)興建後殿,而後在五十四年(1965年)先後舉行了鎮殿媽祖開光大典、觀音佛祖和註生娘娘神像安座、關聖帝君入神腹、關聖帝君開光大典等儀式。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5月2日,慶安宮媽祖前往府城大天后宮進香。後來在民國六十二年(1973年)11月9日舉行五朝祈安建醮大典。民國七十年(1981年)在東西兩廂增建鐘鼓樓,次年(1982年)沈光文入祀慶安宮後殿,與原有的五文昌合祀。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拆除原有後殿,兩年後(1991年)改建完成。該年(1989年)7月增建牌樓、整修中山路時意外發現了「荷蘭井」。
由於慶安宮年久失修,甚至有漏雨的情況,於2001年10月5日開始修護工程,2002年8月4日舉行上梁儀式,2003年2月23日舉行安座大典,完工後廟方於該年(2003年)11月29日到12月7日舉行祈安慶成祭典。但也在這一年,善化慶安宮的「六文昌」因引發爭議,最後決定將沈光文移出,恢復成五文昌。
2004年5月8日,善化慶安宮西廂房設立的文物館正式開幕。2005年東廂房二樓設立沈光文紀念廳,次年沈光文像改安奉在紀念廳內。2011年11月19日舉行辛卯年金籙謝恩祈安五朝保禳大醮暨無上水陸法會。
【祀神】
善化慶安宮正殿主祀天上聖母,配祀順風耳、千里眼、虎爺。後殿一樓「武聖殿」,奉祀關聖帝君、五文昌帝君、神農大帝、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及十二婆姐、馬使爺;後殿二樓「凌霄寶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張天師、太歲星君、財神爺。而在西廂房一樓則供奉有田都元帥。
【宗教活動】
善化慶安宮為當地公廟,現今轄境包括善化區的東關里、南關里、西關里、北關里、文正里、文昌里、坐駕里等處。但是該廟與同樣位於善化區的茄拔天后宮卻沒有交陪,互動不多,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因為茄拔與善化街區中間隔著縱貫鐵路與臺1線,另外一個因素可能是兩廟的系統不同。
而慶安宮除了農曆三月廿三的媽祖誕辰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活動便是每年中秋節舉行的五文昌祭典。該祭典起源於「聚奎社」創立者後代於每年農曆八月中旬丁日輪流奉祀五文昌的儀式。二次大戰期間,五文昌祭典中斷,直到慶安宮重建後,才恢復此一活動。該儀式參照孔廟釋奠禮,有跳佾舞,為慶安宮有別於一般媽祖廟的特色活動。
相關新聞 (17)
內政部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善化慶安宮及慧慈寺榮獲內政部宗教公益獎
新聞來源:CNMA新聞聯合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9-14
112年內政部全國宗教團體表揚大會,善化慶安宮及慧慈寺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事務之投入,雙雙獲頒內政部宗教公益獎,地方居民肯定並同感殊榮。
內政部自民國65年起對於興辦公益慈善或社會教化事業績優之宗教團體予以表揚,受表揚之宗教團體,皆為戮力興辦公益慈善或社會教化事業,具有特殊貢獻、著有績效或聲譽卓著。112年內政部全國宗教團體表揚大會假嘉義縣棒棒積木飯店舉辦,並由內政部林部長右昌親自頒獎,臺南市計有25家宗教團體獲獎,為全國各縣市獲獎數最多。
善化慶安宮端午同樂!荷蘭古井取午時水 吃西瓜比賽也回來了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6-16
民間傳統習俗在端午節當天插艾草、取午時水、掛香包驅邪避煞,台南市定古蹟善化慶安宮每年端午開啟逾百年的荷蘭古井供取午時水除穢,因疫情停辦的吃西瓜比賽及繫五色長命縷等活動也恢復舉辦,還準備艾草束及500個魚造型的香包送給民眾。
善化慶安宮百年古井午時水除穢活動,每年都吸引許多人參加。善化慶安宮總幹事魏素珍說,早期農村社會,家家戶戶在端午節一大早就會去摘採艾草及菖蒲掛在家門口,避邪驅逐蚊蟲。廟方在22日端午節當天上午8點30分起,就會在廟前發送艾草束,讓民眾帶回家懸掛在自家門前。
當天廟方也準備500個魚造型香包、500個香囊袋,要分送給民眾。80歲志工洪林秀霞說,傳統習俗中,端午節當天新娘家的娘家會準備「虎仔香」(香包)給親家,分送給鄰近的小朋友,添福氣也為新嫁娘添人緣,如今則以現代感的香包取代虎仔香。
當天上午9點到11點有親子香包縫製,還有端午品茶會、吃西瓜比賽,免費的啤酒、魯菜及冰棒品嚐等,上午11點午時立蛋,邀請高功道長為民眾點雄黃驅邪,還有年長者為民眾繫上五色長命縷。上午11點15分開古井取午時水除穢保安康。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