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葉瑞龍提供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
昆龍 說:發表時間:2023-01-20 20:54:53
台南歷史古蹟~
到台南玉井品嘗芒果的同時,也瞭解玉井的人文歷史
Wang 說:發表時間:2022-12-19 16:55:51
裡面有很多烏龜,帶小朋友去的時候都會帶上幾根在菜市場買的空心菜,烏龜超愛的
廟宇介紹
玉井北極殿位於臺南市玉井區,是主祀玄天上帝的廟宇。該廟舊稱「大武壠祖廟北極殿」,所在地原是大武壠族公廨。遷居高雄杉林、甲仙、六龜等區的原住民後裔會在農曆正月十五到該廟謁祖。該廟的信仰圈擴及南化區玉山里、北寮里等地。
【沿革】
相傳該廟的玄天上帝是先民攜帶神像來臺,原本在「營埔下」的「菜園坑」一地建有茅屋安奉。據該廟管委會總幹事江承宗的說法,廟宇初創於明永曆年間。後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發生洪水,廟體流失,信徒在大武壠社蓮花吉穴觀音庵原址重建,並正式命名為北極殿。據說因當時玄天上帝向居民示警將有洪水來襲,事後附近36莊信徒乃在觀音庵原址興建北極殿供奉玄天上帝,此外也在後殿供奉觀音菩薩。
清乾隆卅六年(1771年)霄閭莊張志學倡修,並捐三重溪渡的收入捐作香資。在此之後,北極殿於嘉慶九年(1804年)總理張文選等人重修。道光廿一年(1841年),董事江元承等人重修。咸豐五年(1855年),張世澤以鄭家三崁溪過渡費之半稅捐作香油錢。同治十三年(1874年)再次重修。
進入日治時期後,大正六年(1917年),管理人張阿賽籌劃首次建醮活動。二次大戰後,管理人葉天來等人整修。民國53年(1964年)1月18日受到震災,廖乾定、吳仁德、李炳輝等人於是在民國55年(1966年)發起重修。北極殿在民國73年(1984年)重修,並在廟後建香客大樓。
民國107年(2018年)12月28日,因廟方準備斥資4500萬元整修,該日將潘麗水所繪製的門神拆卸,委由其子潘岳雄修復。
【其他】
玉井有俗諺「溪南中壇元帥,溪北玄天上帝」,指後堀溪南邊主要信奉中壇元帥,溪北主要信仰玄天上帝。
玉井的鹿陶有「鹿陶公,茄拔仔爸,噍吧哖孫」的俗諺,認為該廟香火先分祀到茄拔(楠西區),再分祀到玉井。盧嘉興〈臺南縣下古番社地名考〉有採訪到玉井北極殿由鹿陶開基北極殿分火的說法。不過玉井北極殿方面沒有此種說法。
相關新聞 (1)
首度玉井山區上帝公神尊「集合」 接受信眾團拜祝壽
新聞來源:觀傳媒 | 新聞發布日期:2022-12-18
壬寅年(111年度)台南玉井區玄天上帝聯合團拜祝壽大典,於今(18)日在玉井區竹圍鹿陶開基北極殿舉行。今年由鹿陶開基北極殿主辦,也是首度將大武壠玉井北極殿、楠西北極殿、大埔北極殿、內豐里上帝廟(內宵里上帝廟)及左鎮北極殿湘仔埔太子宮等,5間友殿的玄天上帝神尊,恭迎至主辦宮殿接受信眾聯合團拜祝壽。
鹿陶開基北極殿副總幹事江華特表示,玄天上帝神威顯赫,流傳許多救世神蹟,是山區百姓信仰的守護神,為紀念上帝公救世濟民的精神,山區奉祀玄天上帝的6間宮殿研商,恭迎各宮殿玄天上帝神尊入殿,接受信眾參拜祝壽,感懷神恩浩蕩。
根據記載,玄天上帝的奉祀由來已久,推其奉祀本源,可能起自於古人對北極星的崇拜心理,由此以星擬人,託於神名,而附以玄武之神,遂有「北極大帝」的尊稱,到明太祖時,始勅封為「玄天上帝」;台灣民間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帝爺公」。
在台灣,玄天上帝廟宇數多達三百多間,由於玄天上帝職守北天門,能驅妖治病,因此,台灣的玄天上帝廟多設有法壇,由乩童為信徒消災解厄,是帝爺廟的特色之一。
竹圍北極殿又稱為鹿陶北極殿、大武壠開基上帝廟,主祀玄天上帝,據《玉井風華史》之記載,竹圍北極殿建於康熙56年,當時有一先民自大陸迎請玄天上帝渡海來台,後落戶於鹿陶,當地居民乃集資於龜丹溪北岸搭建簡易廟宇供奉。
乾隆39年,因廟宇殘破,遂由主事賴瑞書於現址前50公尺處之園內發起重建。同治9年,基材傾頹,乃主事重建。日治時期,發生噍吧哖抗日事件,廟內許多具歷史性的文物皆遭破壞,廟宇也被日軍佔領為俘虜的拘留所。
昭和5年,因廟宇年久失修,傾頹敗壞,遂由信徒總代表江井、管理人江金隆、主事江玉成、溫練、劉柳金、李金龍、李呆、江通文等倡議遷建於現址。戰後,管理人李萬財發起修繕,並於民國48年,增建西旁廟廂三間。民國77年,廟宇再次重修,成今日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