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葉瑞龍提供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6)
小姐 說:發表時間:2023-05-01 23:03:25
環境優美殊勝的佛地
彥 說:發表時間:2023-04-12 18:30:26
莊嚴的佛寺
尼尼 說:發表時間:2022-12-30 17:20:41
禮佛民眾車子不能停進去,轉進來的路口有停車場可以免費停車。
廟宇介紹
噶瑪噶居寺位於臺南市左鎮區,為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佛寺,是該宗派在臺灣的首座叢林寺院。寺主洛本天津仁波切據說為首位臺灣出生的祖古(俗稱活佛),以「藏密中土化」為理念。該寺為中國佛教會成員之一,設有臺灣噶瑪噶居協進會、臺北祖菩道場、高雄那洛巴道場、蔣揚慈善基金會、噶瑪噶居戒癮協進會、街友之家等組織。
【沿革】
藏傳佛教傳入臺灣的過程在1980年代開始進入後弘期,噶舉派創古仁波切來臺傳教。而當時噶舉派在臺並未有具規模的叢林寺院,遂於1985年夏瑪巴仁波切來臺後,開始籌建噶瑪噶居寺。1986年6月,先是在玉南公路(台20線)往山豹入口處購地,該年11月至次年6月先搭建鐵皮屋當作大殿。1988年12月,創古仁波切替當時尚未被認證為活佛的洛本仁波切剃度,時稱「道本法師」。而後在1989年動工興建文殊院,次年落成並興建舍利塔。
1991年夏瑪巴仁波切(米龐確吉羅佐)認證道本法師為轉世活佛,於該年9月30日於錫金隆德寺舉行坐床大典,賜法號「第三世噶瑪札巴拉傑巴爾桑波仁波切」,次年2月1日夏瑪巴仁波切代表大寶法王(噶瑪巴)到噶瑪噶居寺舉行第二次坐床大典。
2003年11月如來殿落成後,舉行開元落成慶典,噶瑪噶居寺正式對外弘開山門。
相關新聞 (9)
台南噶瑪噶居寺150萬法會祭拜物資捐助弱勢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8-21
農曆7月中元將屆,台南左鎮的噶瑪噶居寺,舉辦「三壇報恩超薦法會」,活動之後,為落實在地關懷,將價值150萬左右的普度物資用來「普肚」眾生,捐助山區弱勢家庭,今天啟動發放。
噶瑪噶居寺在本月18日起,連3天舉辦三壇報恩超薦法會,祭拜一結束,今早就展開普肚衆生的公益關懷活動,將信徒參贊與寺方自購約150萬元的普度物資,捐贈給左鎮、玉井區的弱勢家庭。
噶瑪噶居寺大愛 與臺南榮服處連結社會資源
新聞來源:勁報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4-28
臺南市山上區噶瑪噶居寺為宏揚藏傳佛法,廣植福田;捐贈愛心物資予山上區週邊民眾,當中亦恩澤玉井及關廟一帶等區內榮民眷;臺南市榮民服務處王國能處長得知後,認為與輔導會實地深入服務偏遠地區,關懷榮民眷生活狀況及實際需求、落實感動服務之意不謀而合,遂於28日前往山上區左鎮山區關懷訪視榮民眷時,前往拜訪噶瑪噶居寺,表達誠摯謝意。
噶瑪噶居寺師父噶瑪慧光本名李清宇亦是榮民,陸軍上尉退伍後,因緣際會接觸藏傳佛法因而改名,在心靈獲得平靜後決意出家,於該寺修行30餘年,宣揚藏傳佛教教義,亦擔任居寺管理工作;王處長訪視時,慧光師父笑容可掬、熱情接待,並引領處長一行人參觀居寺及解說藏傳佛教儀軌。
噶瑪噶居寺是臺灣藏傳佛教噶瑪噶居教派傳承最大之道場,各殿院融合漢藏建築之美,地勢皓如蓮花,法相莊嚴;沿途更滿植桂樹,噶瑪慧光住持稱桂花時節滿山幽香,其中居寺正堂「法王殿」主祀高16公尺釋迦牟尼佛神像,令人望之心靈皆得溫暖慰藉、法喜圓滿。
噶瑪噶居寺開山啟建傳宗主洛本天津仁波切於剃度後,在民國80年被夏瑪巴仁波切認證,並在印度錫金隆德寺舉行坐床大典;一面除啟建「臺南左鎮噶瑪噶居寺」,一面更創辦「蔣揚慈善基金會」等利生機構,實踐佛陀慈悲入世精神。
臺南市榮服處王處長勤於走訪關懷偏鄉地區榮民眷,體察其生活需要,積極結合各界慈善團體,鏈結社會資源,期能為榮民眷爭取更多福利,帶給榮民眷有更好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