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臺南三山國王廟
Pbdragonwang - 自己的作品

臺南三山國王廟

主祀:三山國王

地址:台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100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2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

Tsai 說:發表時間:2022-12-09 16:10:46

非常美 有特色的景點。非常建議前往參觀,

說:發表時間:2022-12-03 21:42:47

三山國王廟,建築很有特色美

廟宇介紹

臺南三山國王廟位於臺南市北區,為國定古蹟。廟內主祀三山國王,左右殿分別奉祀天后聖母與韓文公。 【沿革】 ◆ 創建年代爭議 地方志的記錄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間,魯鼎梅主修、王必昌纂輯之《重修臺灣縣志》紀錄:「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鎮北坊水仔尾。廟祀粵潮州巾山、明山、獨山之神(三山在揭陽縣界。原廟在巾山之麓,賜額「明貺」。潮之諸邑,皆有祠祀。粵人來臺者,咸奉其香火,故建廟云)。雍正七年(1729年),知縣楊允璽、左營遊擊林夢熊率粵東諸商民建 。」是臺南三山國王廟最早的歷史紀錄。 前嶋信次的乾隆七年說 前島信次在1938年發表的〈臺南の古廟〉一文中,[2]依據三點理由認為臺南三山國王廟創見時間應為乾隆七年,而非《重修臺灣縣志》所載的雍正七年: 1. 創建人中知縣楊允璽、游擊林夢熊乃自乾隆七年(1742年)來臺,且廟中未曾發現雍正年間的匾額或碑記。 2.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所修之《重修臺灣縣志》中,所記錄徐德峻〈新建三山明貺廟碑記〉中記載「壬申小春之月動工,癸酉冬季之辰完竣。」的字句。顯示這間三山國王的修建乾隆壬申(乾隆十七年,1752年)到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年),應是徐德峻筆誤,實為乾隆七年(1742年)至九年(1744年)。 3. 臺南三山國王廟雖存有乾隆七年以前,巡臺御史楊二酉之木製題聯(現已不存),但前島信次認為楊二酉是山西 出身之官吏,與臺南三山國王廟素無淵源,年代雖早,卻應是後人仿其筆跡刻寫,與該廟關係不深。 雍正七年說 戴文鋒在〈臺南三山國王廟創建年代考論〉中,提出以下觀點: 1. 透過分析《重修臺灣縣志》作者修書的經過與廟記的記載,論證因修志使用潤飾筆法,而將兩位後來的官吏列入建廟之事中。 2. 徐德峻之碑文紀錄「擇地於邑西城廂」之地理位置,與臺南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鎮北坊水仔尾」之記錄有所差異。並指出其記錄應為現今嘉義市成仁街三山國王廟廣寧宮。 3. 臺南三山國王廟存有巡臺御史楊二酉的木製對聯,進一步考證其來臺任職期間為乾隆四年(1739年)至六年(1741年)之際。則臺南三山國王廟不可能遲至乾隆七年方才建造。 戴氏重新肯定的臺南三山國王廟是雍正七年(1729年)創建的說法。 【發展】 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時,潮州舉人傅修、林文榜等潮州人士增建韓文公祠,並為了提供祭祀費用,而買了店屋三間,在舊縣頂市仔頭收租。而在興建韓文公祠之前,廟左側的聖母祠應已興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時,臺灣總兵官顏鳴皋提倡整修,此次並將韓文公祠改建成與主廟相連的兩進式廟宇。八年後(1784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這次整修並大致定下了三山國王廟的樣貌。而後嘉慶七年(1802年)時,監生翁峻和生員陳應機等人予以重修,這次除整修韓文公祠外,並於廟後添置了會館以供潮州人往來臺灣與中國大陸,另外也又買了六間店屋,將租金收入作為祭祀費用。此後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與光緒十三年(1887年)時又陸續有整修過。 日治時期的1899年4月9日,總督府在此設置「台南師範學校」。1918年,該校擴編改制成「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設立台南分校」,並遷到赤崁樓。之後廟產遭到盜賣,韓文公祠與天后聖母祠淪為肥料倉庫,後殿則變成線香製造及木工廠。 進入民國之後,廟產因收歸國有而缺乏管理,直到五十三年(1964年)申請宗教團體登記後,該廟才由臺南市潮汕同鄉會管理,十年後(1974年4月2日)才又成立了廟宇管理委員會。而因這段期間廟宇外貌殘破,遂於五十八年(1969年)進行整修,之後廟方、信眾又進行數次維修。而在八十三年(1994年)時,由政府出資進行大規模維修,工程從該年4月20日持續到八十五年(1996年)11月26日方告竣工,而成今貌。 【建築特色】 該廟座東向西,面寬是由三棟三開間的祠廟組成。中間是三山國王殿,由三川殿、拜殿及正殿組成,而拜殿兩側有著龍虎井。而左右兩側的韓文公祠與天后聖母祠空間布局則大致相同,由三川殿及正殿組成,兩殿以過水廊相接,內埕則有水井。而在三山國王廟與天后聖母祠均有門可通後埕,再接會館。後殿中央祀有三山國王夫人,一度移至正殿祭拜,現已移回;龍邊設有誠心壇,為三山國王廟之公堂。 其建材均由潮州運來,並雇潮州匠師營建,故呈現與臺灣廟宇常見之閩南式建築不同的潮州式風格。例如廟牆是以磚疊砌,再塗以白灰,無牆堵裝飾;屋瓦是黑色,且屋脊平直無翹起等。 【活動】 ◆ 三山國王聖誕 每當主神-三山國王聖誕,廟方會舉行祀宴、犒軍等活動,其中又以獨山國王聖誕時最為盛大。 巾山國王聖誕:農曆二月廿五日 明山國王聖誕:農曆六月廿五日 獨山國王聖誕:農曆九月廿五日 ◆ 慶元宵 賽水仙 連雅堂《雅言》:「台南舊有賽花之舉。每歲元宵,各以所養水仙陳於三山國王廟,互誇奇麗」。從清朝開始,每年元宵節時,潮州為慶祝元宵節,便會舉行如放煙火、水仙花展以及演潮劇奏潮樂等活動以酬神,是昔日府城之盛事。惟自九一八事變隔年起便停止放煙火及辦水仙花展,直到進入民國才逐漸恢復活動之舉行。

相關新聞 (6)

全台僅存潮州派廟宇 台南三山國王廟12月修復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8-24
台南三山國王廟是全台僅存潮州派匠師興建粵式廟宇,也是國定古蹟,但因木棟架、壁體、剪粘等劣化損壞,2020年開工修復,原訂今年8月完工,不過因神像遷移一度停工,將延至12月完成。 位於台南市北區西門路的台南三山國王廟,主祀三山國王,左右殿分別奉祀天后聖母與韓文公,最早紀錄見於1729年(雍正7年),建材從中國廣東省潮州運來,雇用潮州匠師營建,呈現出不同於台灣廟宇常見閩南式建築的潮州式風格。
臺南大學赴三山國王廟點燃聖火 124週年校慶幸福開鑼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2-12-01
國立臺南大學為慶祝創校124週年,於12月1日上午黃宗顯校長帶領南大師生前往創校地點臺南市三山國王廟,遵古禮點燃校慶運動會聖火。隨後,並邀請附屬中學、附設實驗小學、附屬啟聰學校師生,全學園齊聚南大府城校區紅樓前,為124週年校慶揭幕開鑼,宣告校慶系列活動正式熱鬧展開。 南大歷年校慶前夕均前往三山國王廟點燃聖火,始創大專院校校慶運動會點燃聖火古禮,象徵在地化、傳承續以開創之意。點燃聖火後,黃宗顯校長、校友總會吳東林理事長及附屬中學校長陳森杰、附設實驗小學校長楊怡婷、附屬啟聰學校校長陳秀雅等全學園師生,於府城校區紅樓前為南大124週年校慶揭幕開鑼。南大紅樓建築始於民國11年,歷經一百年,造就師資培育的優良基礎與傳承。南大以紅樓玄關立面原貌,兩側輔以廊道立柱布景「幸福南大 教創領航,國立臺南大學校慶」為題,為124週年校慶揭開熱鬧序幕。 揭幕典禮在司儀朗誦「紅樓頌讚」中開始,續以南大音樂系管樂團「神隱少女」悠揚樂聲,加上追求自然、美與創造性的現代舞、展現青春熱情活力的熱舞、太極拳、戰鼓、以及民俗體育中心展演競技龍「龍翔鳳舞」等精彩表演,南大附小幼兒園更以「閃亮童年」舞蹈,吸引師生、家長、貴賓的目光。最後,由南大與附小、附中、附聰四位校長及學生代表共同敲響124週年校慶的銅鑼12聲響,齊為南大124週年歡欣慶賀,現場熱鬧滾滾,歡欣鼓舞。 南大黃宗顯校長致詞表示,歡慶124週年校慶之際,衷心感謝歷任校長、師生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校友們與社會各界的愛護與支持,使南大在穩固根基上,積極創新、永續發展,成為具在地特色且與世界接軌的精緻型典範大學。南大將於12月17、18日(星期六、日)舉辦校慶運動會、慶祝大會暨傑出校友頒獎典禮、校慶園遊會,南大師生們精心籌劃各項慶祝活動,竭誠歡迎各界貴賓、校友共襄盛舉,為南大124週年獻上祝福與鼓勵。

更多好廟推薦

歡喜財神廟

歡喜財神廟

嘉義縣中埔鄉

玉皇大帝/天公祖
合港田寮永貞宮
報導

合港田寮永貞宮

苗栗縣頭份市

天上聖母/媽祖
福辰宮

福辰宮

新北市新店區

福德正神/土地公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新竹縣寶山鄉

福德正神/土地公
楠梓天后宮

楠梓天后宮

高雄市楠梓區

天上聖母/媽祖
迎富送窮廟
報導

迎富送窮廟

桃園市大溪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