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祀典武廟
Pbdragonwang - 自己的作品

祀典武廟

主祀:關聖帝君/文衡聖帝/協天大帝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2段229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8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8)

Sara 說:發表時間:2023-06-26 23:20:39

很有感的一級古蹟廟宇

Lee 說:發表時間:2023-04-07 17:14:20

香火鼎盛的台南武廟。建築設計古色古香。

光太 說:發表時間:2023-03-28 14:37:49

常去拜拜,能撫慰心靈

廟宇介紹

祀典武廟,又稱臺南大關帝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主要奉祀關聖帝君。其為臺灣早期建造的關帝廟,該廟宇為17世紀中葉,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鄭成功子鄭經於承天府(今臺南市)建文、武、真武、城隍諸廟。武廟即今日之祀典武廟,在赤崁樓之南,由關帝廳擴建而成。 【歷史沿革】 1720年代,清世宗雍正帝為了消弭反滿思想,極力排斥民間將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除了宣揚佛教之外,清朝於中國境內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也因此在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並將全國部分大型關帝廟改為官祀,並加設三代殿。受此影響,當時稱為「大關帝廟」的該廟,改名並晉昇為現今的「祀典武廟」,而該名稱沿用至今。 據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蒐集之文獻資料內容,祀典武廟位於赤崁樓正南方,俗稱「大關帝廟」或「武廟」,係為了區別在新美街上的另一座被稱為「小關帝廟」的開基武廟而言。祀典武廟以其建廟之早、文物之豐、格局之壯偉、地位之尊崇,故其名列臺灣地區重要一級古蹟。 明鄭時期,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鄭經於臺南府城建造許多廟宇,其中建「文廟」於桂子埔(又稱鬼仔埔,即今日臺南孔子廟);建「真武廟」於鷲嶺,(即今日中和境北極殿);立明室宗廟於承天府署(赤崁樓)西南方,(即今日大天后宮);又建關帝廟、佛祖廳於宗廟之東北角,亦即赤崁樓之正南方,亦有城隍廟。關帝廟正是祀典武廟的前身。但建廟之確切年份,據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之相關資訊,尚無法考究其確切年份。 史料上第一次記載之重修為清康熙二十九年(西元1690年),由臺廈道道員王效宗主持,重建與擴建關帝廳,將廟門改為南向,並擴大格局使其擁有正殿、後殿、左右廡廊及初拜殿、三川門、廟前石埕等,即大致抵定今日所見之格局。 而另一次有紀錄之重修紀錄,後式微。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由臺廈道陳濱主持重修,次年改建為規模龐大的廟宇。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清廷敕封關公的祖先三代公爵,並製神位,供奉於後殿三代廳。且於雍正五年(1727年),奉旨舉辦春秋二祭,使之成為全臺規模最大,也是唯一擁有「祀典」尊崇的武廟,並與「全臺首學」之臺南孔子廟並列,享有「祀典武廟」之稱。 日治時期後,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也失去其原為官方單位之優勢地位,但仍在人民心中仍維持其信仰上的崇高地位。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祀典武廟名列其中,開始規劃整修。 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祀典武廟改為國定古蹟。 【祀神】 ◆ 正殿:主祀關聖帝君,同祀三官大帝,配祀關平太子、周倉將軍 ◆ 三代廳:主祀武聖祖輩三代:曾祖光昭王、祖父裕昌王、父成忠王之神位,自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起祀。同祀洪一楝、尹士俍、蔣允焄、王效宗、陳琮、劉良璧等人之祿位。 ◆ 觀音廳:主祀觀音佛祖(微語觀音),同祀地藏王菩薩、藥師佛祖、天真武佛,陪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十八羅漢 ◆ 太歲殿:供奉斗姆元君、左輔、右弼、太歲星君、太陽星君、太陰星君 ◆ 月老祠:供奉月老 ◆ 西社:供奉五文昌帝君—梓潼帝君、魁星星君、朱衣星君、孚佑帝君、文衡帝君 ◆ 六和堂:供奉火德星君、張仙大帝與王天君 ◆ 馬使爺廳:供奉馬使爺 【建築與文物】 ◆ 主殿建築 舊貌 最初一元子園時期的建築包含佛祖廳、上帝廳(今三代廳)、關帝廳(今正殿倒轉180度)形成的院落。祀典武廟規模全盛期,依康熙四十二年蔣元樞《重修關帝廟圖說》所示,當時祀典武廟坐北朝南,有旗杆、八字牆、三川殿、正殿、正殿後天井過水廊、後殿、後殿後禪堂,西側有座北朝南觀音廳院落兩進及照壁,再西側有一院落供奉保生聖母。武廟南方有官廳二進與馬使爺廳面對而立。 今貌 現今的祀典武廟坐北朝南,正面面向永福路、北倚民族路,東路有三川門、初拜殿、丹墀及兩過水廊、再拜殿、正殿、後天井、三代廳,約寬8公尺,縱深66公尺。後天井可通往西側坐西朝東觀音廳院落,北側有廟室(太歲廳)、月老祠,南側有北向西社,觀音廳後方有坐北朝南六合堂和軒亭,武廟南方有春秋閣及馬使爺廳,規模宏大。 三川殿、初拜殿、前天井 三川殿硬山頂三開間,開三門,深進9架,牌樓面設在中脊下方將三川殿空間一分為二,因而步口寬闊,後方緊接三開間六架卷棚硬山頂初拜殿,與三川殿後廳空間連為一體。前天井分上下兩高度,左右三開三開間過水廊極為狹窄高挑。 再拜殿、正殿 再拜殿為三開間,8架卷棚歇山頂,與重檐歇山頂的正殿,透過正殿下檐的卷棚暗厝連接,形成一過度空間。正殿較拜殿高出許多,正殿屬於三開間升三開間式,山牆的位置落在邊架架棟的位置,可說是兼顧形式美感及結構。進深13架,點金柱架內為三通五瓜,上下簷間距大,空間高敞,通風採光良好,殿宇氣勢巍峨,大木結構也以雄渾見稱。前點金柱裝設門扇及欄杆,分隔拜殿加卷棚的空間與正殿主要空間。神房設在後點金柱與後牆之間,後牆左右各開一門通往後天井。 後天井、三代廳 後天井左側為磚牆,上有瓦牖,右為綠釉欄杆,有樓梯往下可通觀音廳。三代廳在後天井後方,硬山頂,三開間,深進11架,點金柱架內三通五瓜,前點金柱裝隔扇門,明間六扇隔扇,次間各兩扇。 ◆ 附屬建築 觀音廳、西社、六和堂 觀音廳前有三開間六架歇山頂拜亭,左右設山牆,有八卦洞門,以減柱造與觀音廳前簷柱連接,空間簡潔、合而為一。觀音廳硬山頂,三開間,進深11架,與三代廳相仿。明間後牆在主神神龕旁左右共開兩門,較少見,可通往六和堂。六和堂三開間,明間設門扇,次間設窗,深進7架,明間帶四柱八架卷棚軒亭,[3]室內設有八卦門分隔明間與次間;南邊西社坐南朝北,四開間,右側多出盡間。7架穿斗式,明間設隔扇,次間開窗,後方帶六架軒,設神龕。盡間不帶軒。 其他 祀典武廟在永福路側的山牆是其最大特色,最高正殿12公尺,長66公尺[3]:56,由於各殿的高度、造型不一,依各殿的高度呈現起伏的變化。從「三川燕尾」、「硬山規壁」、「歇山」「歇山重簷」到「硬山燕尾」等造型,其間各進各落的的區別,與其間的尊卑秩序,具有一目了然的視覺效果,造型頗為美觀。[5] 廟門用門釘而不繪門神,中門各七十二顆、側門左右各五十四顆。「九」為陽數之極,並以此倍數呈現帝王之尊貴,也是祀典武廟之地位表徵。三川步口仰頭可見架棟上刺花裝飾,有插角(雀替)通隨、束隨、看隨、斗座、斗供、吊筒、爪筒等,精緻華麗、吉祥動物與花草紋樣,木雕豐富精美 環境 觀音廳後有一株梅樹,相傳是明寧靖王所植。西社前植有石榴樹,也增添廟內勝景。祀典武廟原本與大天后宮相通,經六合堂院落旁通道可互通,通道現已封閉。 文物 廟內文物有咸豐七年(1857年)咸豐帝御筆「萬世人極」匾額、「文武聖人」、「文經武緯」、「至大至剛」、「至聖至神」等均為府城名匾。 其中又以正門上方所高懸的「大丈夫」匾,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由臺澎丘道楊廷理所敬獻。其詞出自《孟子》滕文公篇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更為府城四大名匾。 【建築修建年表】 ●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臺廈道王效宗整修三代祠,正殿朝向改為南。 ●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巡道高拱乾建高公祠於廟埕左側,即今馬使爺廳。 ●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臺廈道陳璸重修,規制未改。 ●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鳩眾修建,棟宇華麗,工巧異常。 ● 乾隆三年(1738年),臺灣道尹士俍重修。 ● 乾隆三十年(1765年),知府護巡道蔣允焄改廟左高公祠為官廳一座,立碑記。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臺巡道蔣元樞重修關帝廟後,格局煥然如新構,立碑記。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臺灣知事楊廷理重修,加建戲台於石埕前緣,立碑記。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紳商阮自元率眾舖戶修復六條街火災受波及部分。 ● 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臺南市實施市街改正,廟東永福路拓寬時,馬使爺廳遭部分拆除。 ● 民國八十年(1991年)由政府單位補助經費,著手動工修護一級古蹟祀典武廟,民國八十四年(西元1995年)竣工。 ● 近年陸續有包含七層塔緊急修護工程、外牆土硃灰緊急搶修修復工程、金爐修護工程等眾多修復工程實施。可參考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之相關工程報告書。 【其他】 ● 同治元年,祀典武廟成為六和境之首廟,與開基武廟、開基靈祐宮、米街廣安宮、倉神廟、粟埕祝融殿及赤崁土地廟等六廟,共同組成協防府城治安的民間組織。 ● 西社位於觀音殿右畔,清代臺灣府城原有五社:「東社在彌陀寺、南社在法華寺、北社在黃蘗寺、中社在奎樓書院、西社即在祀典武廟內」。是為昔日府城文人聚吟之處,今日社內奉祀文昌帝君,並與孚佑帝君、文衡聖帝、魁斗星君、朱衣星君合稱「五文昌」,主管文運祿籍,為考生信仰的神祇。 ● 六和堂組成北管國劇研究社,每週六是為樂團練唱場所。 ● 「傳神觀世音」奉祀在觀音廳,又稱傳神觀自在。法相金面、傾首微語、近看慈祥、遠看莊嚴,神容之視線跟著參拜者走向移動,頗受稱奇。也是寧靖王府時期,府內祭拜家佛,故頗為珍貴。

相關新聞 (24)

屋簷年久失修龜裂 臺灣祀典武廟1500萬修繕西社文昌殿
新聞來源:中華新聞雲 | 新聞發布日期:2023-11-10
臺灣祀典武廟祭祀五文昌帝君的西社屋簷龜裂,廟方加蓋塑膠帆布慎防雨漏,並爭取文化部補助及自籌款總計1500萬元修繕經費,以原有形貌保存修復為原則,初估114年5月間修復竣工。 臺灣祀典武廟主委林培火表示,擁有三進三殿的祀典武廟,正殿祭祀關聖帝君,三代廳祭祀武聖三代祖先,後殿右側為觀音廳,又有西社、六和堂、太歲殿及月老祠,西社奉祀五文昌帝君,每逢考季總是湧現祈福人潮。昔日府城有東、南、北、中、西等五社,曾是府城文人雅士聚會之所,西社的硬體結構保存最為完整。
台灣武廟志工協會頒發獎助學金 332位優秀學子受獎
新聞來源:觀傳媒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8-21
台灣武廟志工協會112年度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今(20)日在國立台南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舉辦,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到場勉勵本次獲獎學生,同時致頒感謝狀表揚志工協會的樂善好施;他也期勉透過公私協力讓社會的良善永續,同時也讓每位學子在心中種下善因,形成社會美好的循環。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灣武廟志工協會平常出錢又出力,不僅成立慈善會熱心投入社會公益,還頒發獎助學金鼓勵優秀學子向學,其善行義舉以及對台南市的貢獻令人感佩。照顧弱勢學生及家庭,是市府團隊的重要施政目標,除了挹注資源之外,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也非常重要。感謝台灣武廟志工協會,主動發起鼓勵弱勢優秀學子的獎助金,今(112)年度共鼓勵332位優秀學子,期待受獎學生抱持感恩之心,未來有能力之後能回饋社會並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更多好廟推薦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新竹縣寶山鄉

福德正神/土地公
中嶽永興府

中嶽永興府

苗栗縣竹南鎮

李府千歲王爺/李府元帥
深圳玄天宮

深圳玄天宮

桃園市新屋區

玄天上帝/上帝公
盤古藥皇廟【神佛壇】

盤古藥皇廟【神佛壇】

台南市中西區

藥皇大帝
太平九江宮

太平九江宮

台中市太平區

三官大帝
迎富送窮廟
報導

迎富送窮廟

桃園市大溪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