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臺灣首廟天壇
Winertai。 - 自己的作品

臺灣首廟天壇

主祀:玉皇大帝/天公祖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22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2)

Huang 說:發表時間:2023-05-21 19:25:38

很清淨. 很棒的廟宇.

Dennis 說:發表時間:2023-04-23 20:51:47

天壇,在台南家喻戶曉

光呈 說:發表時間:2023-02-24 19:26:32

在地香火鼎盛老廟

廟宇介紹

臺灣首廟天壇,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為主祀玉皇上帝的道教廟宇,昔日為府城最高點-鷲嶺之上。別稱台南天壇,民間俗稱新天公廟。原為鄭氏王朝祭天用的祭壇,清朝咸豐四年(1854年),才於原址建廟立壇。1985年經中華民國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取消三級分級制後,已變更為直轄市定古蹟。現與開基玉皇宮同為台南市兩大天公廟。 【歷史】 臺灣民間說法,「臺灣天公三間半」,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的名廟,分別是南臺灣的臺南天壇、中臺灣的沙鹿玉皇殿、北臺灣的新竹天公壇,以及「半間」彰化元清觀(因道路拓寬,殿宇內縮)。 ◆ 天壇與天公埕 明清朝代的道教壇廟設置大略可分為自然神祇壇廟(如天壇)及人文神祇廟宇(如關帝廟)兩大類。其中,天壇為與上天交談的場所,因此祭祀活動必須於露天舉行,也就是於不設屋頂的壇上舉行儀式。而一般來說,天壇祭祀活動僅為君王 才能從事的科儀。 相傳1661年12月鄭成功自荷蘭東印度公司取得臺灣後,官方的祭天天壇即設於「鷲嶺」,該小山丘即為臺南天壇現址。因為該地頗為平坦,台語亦稱天壇為天公埕。自此,此地點成為鄭氏王朝統治者每年祭祀上天的場所。 1683年明鄭滅亡後,明鄭王朝君臣,還有官兵、眷屬十萬人,俱遭清政府下令強制遷入中國十八行省。該壇現址遂不再舉行任何祭儀,然而輪值天公爐活動仍於當地依例輪值舉行,並由在地仕紳輪流值年,供奉該聖爐於該輪值仕紳的民宅大廳,是為爐主制度的道教習俗,也於其後普遍見於臺灣各地,且沿襲至今。 天壇所在位置稱為鷲嶺,為市內最高處。日治時期以後,臺南測候所亦落腳此處以便觀測氣候。 ◆ 建廟 府城地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玉皇上帝聖壽的「天公生」日,用擲筊方式選出爐主安置聖爐的做法一直沿用到1850年代。後來因為漢人的臺灣移民漸多,教眾有增無減,於是當地仕紳研擬於原天壇現址建廟安置天公爐,而輪值爐主則成為該年度的廟宇經費資助人。1854年,府城官民共同集資興建廟宇,於同年8月動工,隔年完工。 1855年完工的天壇正殿奉祀玉皇上帝聖位,右側奉福德正神,隨後並增建後殿祭祀其他道佛神像。該廟不但成為臺灣史上首座壇廟,也是少見的天壇壇廟,另外,此間由官民合建的天壇,更是以聖牌而非泥塑木雕神像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 ◆ 廟宇祭典 臺南天壇的現有廟宇外觀與名稱均是從1893年的大修後沿用至今,於1862年、1893年、1949年、1982年及1996年經過規模大小不一的整修。其中,以1899年的整修幅度最大。迄今廟宇原貌亦為當時所修竣模樣。 該廟之所以修竣重整,除了年份久遠之外,增祀神明也是其主因。迄今,該廟的祭祀神明約有20多位,主要神祇有: 正殿: 玉皇上帝:俗稱天公、天公祖。由於玉皇上帝是自然界的神化,至尊無形,廟宇多不塑像,以神明牌位代替,民間祭拜則以天公爐代表。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上帝誕辰,即「天公生」,祭典從零時起至凌晨4時左右止,儀典盛大隆重。 後殿: 三清道祖:位於該廟宇後殿正龕上方的3尊神像: 元始天尊:三清首神,亦稱造化之神。 靈寶天尊:別稱太上道君,為十界醫王。 道德天尊:別稱太上老君、李老君,曾化身為春秋時代楚國哲學家老子。 斗姥元君:重要的星辰女神。其造形十分奇特,有四首、三目、八臂。 三官大帝:位於後殿正龕下方的3尊造形近似,且做帝王打扮的神明。為天官一品賜福紫微大帝、地官二品赦罪清虛大帝及水官三品解厄洞陰大帝的合稱。三官大帝由於神格相當高,民間奉祀多以「三界公爐」代表,如臺南天壇般塑神像奉祀者較少見。 南斗星君、北斗星君、東斗星君、西斗星君、普化天尊、太乙真人、張府天師、天醫真人、司命灶君、下壇將軍 先達廳:天壇開廟先賢 武聖殿:文衡聖帝、張仙大帝、王靈天君、五文昌(文昌帝君、孚佑帝君、文衡帝君、朱衣神君及魁斗星君)、釋迦牟尼佛、岳武穆王、延平郡王、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月老、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馬爺祠:馬使爺、神馬 太歲殿:斗姥元君、太歲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王靈天君、張仙大帝、張府天師、虎將軍 【建築設計】 因臺南天壇附近的數百年的街道整建,加上多次整修都未能復舊施工,因此整體建築並未顯出古貌。不過該廟三進三開間帶兩廊的格局仍顯宏偉。除此,殿外龍形照壁、正殿的重檐歇山頂、後殿的雙斜坡硬山單檐式屋頂,及各殿均有的起翹燕尾、屋架、斗拱、「憨番」雕刻都極具特色。 高懸屋垣的「一」字匾名震南都,長186.3公分,寬66.8公分,厚4.3公分。臺語俗諺稱「千算萬算,算不到天一劃。」(或作「千算萬算,不值天一劃」,意思是「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故立了「一」字匾,紀念上蒼造化之功。 額面以楷書刻「一」字,四面圍繞84字楷書陰刻小字,自右上角起,以逆時針方向排列。匾額框為杉木;匾額板面材質經取樣檢測後確認為柳桉木。柳桉木的木材運用始於日治時期,木材原產東南亞,屬常綠喬木。2009年2月5日依南市文資第09818543330號,被臺南市政府指定為文化資產「一般古物」類。 本廟「一字匾」與臺灣府城隍廟的「爾來了」匾、竹溪寺「了然世界」匾合稱「府城三大名匾」。若加上祀典武廟的「大丈夫」匾額,則稱臺南四大名匾。

相關新聞 (56)

第一屆天壇府城歷史健行 黃偉哲與民眾健康邁步向前行
新聞來源:臺南市政府 | 新聞發布日期:2023-11-05
為讓民眾親近台南400年文化發展的歷史痕跡,台灣首廟天壇與台南市政府攜手,今(5)日清早號召民眾參與文化健走活動,台南市長黃偉哲與首廟天壇的董事長徐國潤,市議員許至椿、陳怡珍、王家貞,以及民政局長姜淋煌、文化局長謝仕淵、中西區公所代理區長黎燕玉等來賓共同敲鑼,為活動揭開序幕,現場2,300位報名民眾在清晨微涼的天氣下神清氣爽的大步向前行。 黃偉哲表示,很高興這麼多市民來參加天壇府城歷史健行,今年是第一屆因此特別具有意義,台南是一個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城市,明年是台南400,首廟天壇舉辦這項活動,不僅能讓大家走出健康,又能了解歷史文化及宗教信仰民俗,邀請大家明年再一起來參加。
臺灣首廟天壇112年度清寒獎學金頒獎 市府肯定義行並嘉勉獲獎同學
新聞來源:臺南市政府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9-25
財團法人臺灣首廟天壇連續29年持續捐助清寒優秀學生,9月25日於臺灣首廟天壇頒發112年度清寒獎學金,共969名學生獲贈,合計358萬1,000元,教育局鄭新輝局長出席頒獎典禮,肯定天壇的善風義行,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加碼補助照顧弱勢學生,給予扶助資源,讓他們專注於課業,安心就學,並代表黃偉哲市長回贈感謝牌,表達感謝之意。 市長黃偉哲表示,天壇自民國84年起,每年舉辦清寒優秀學生頒獎典禮,今年已邁入第29年,每年捐贈家境困頓學子獎助學金達三百多萬元,鼓勵成績優異的弱勢學子於困境中力爭上游的精神;此外,天壇長期投入社會公益,捐助善款除作為臺南市就學子女的獎學金外,亦長期照顧弱勢家庭,並發放自強戶慰問金;及配合臺南市各項社會慈善提供捐贈款等,樂善好施的作為令人感佩。

更多好廟推薦

歡喜財神廟

歡喜財神廟

嘉義縣中埔鄉

玉皇大帝/天公祖
合港田寮永貞宮
報導

合港田寮永貞宮

苗栗縣頭份市

天上聖母/媽祖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報導

桃園慈善宮(天公廟)

桃園市桃園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褒忠亭義民廟

褒忠亭義民廟

新竹縣新埔鎮

義民爺/義塚公/義民公/忠義公
福辰宮

福辰宮

新北市新店區

福德正神/土地公
太平九江宮

太平九江宮

台中市太平區

三官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