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北興里雙福祠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北興里雙福祠

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

地址:台中市東勢區文化街245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1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1)

阿樂 說:發表時間:2023-05-13 18:00:35

是這一個社區的信仰中心 有兩顆很大的百年榕樹 環境非常優雅 適合全家大小或者帶小朋友 來時休息玩樂

廟宇介紹

北興里雙福祠,又稱永興宮雙福祠、簡稱雙福祠,是位於臺中市東勢區北興里的土地祠,合祀被視為親兄弟的兩位土地神(伯公)。 【沿革】 此土地公是東勢寮下客庄的開基土地祠,一說創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稱「北片庄伯公」。另一說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開墾石岡的廣東大埔人越過大甲溪墾荒東勢,並在今東勢青果合作社對面以石材建立此土地祠。為今東勢區文化街七間古廟之一,又稱「永興宮雙福祠」。 原先僅為石頭代表神明,道光年間才改用石材建小廟,光緒十二年(1886年)再改建,大正十四年(1925年)與北邊伯公合建,因此有兩尊土地神,故取名「雙福祠」。 1988年再重建,屬硬山頂屋面、單殿帶亭式的地上一樓建築,基地面積約122平方公尺,包括戲亭、金爐、廟埕、拜亭、伯公殿、樹王公、樹王石頭公等。廟埕蓋有遮雨棚;棚下掛滿平安燈籠。 拜亭外柱楹聯:「正神不二二正神,福德無雙雙福德。」;內柱楹聯:「一方保障齊歌萬福無疆,二老同堂應說三生有幸。」 【祭祀】 對於視兩土地公為兄弟的原因,雙福祠的香公劉德昌表示民國前四十四年(1868年)有人扶鸞表示兩土地公是清朝廣東人,兄名劉維仁、弟名劉維義。長大後先後成家,弟媳張氏要求分家,但兄長不忍分居,將所有農園地契全送給親弟。後來兄弟和好如初,樂善好施,至古稀才去世。受冥王嘉許,於是在台灣一起擔任北興里福德正神。 台灣日治時期曾有神岡鄉民因父親病重,偷請神像回家祭拜;東勢人發現伯公失蹤,驚動一時。後來該村民於父親病癒後,率領大隊人馬及全副牲禮,沿途敲鑼打鼓,親奉伯公歸位,並稟明保正,宴請東勢當地人。 除奉祀兄弟伯公外,祠內並奉祀有東勢區的開基三山國王。這三尊三山國王係在1988年重建雙福祠時,信眾從東勢巧聖仙師祖廟請回雙福祠內奉祀。廟埕左右側各有祭拜老榕樹的樹王公小祠、樹王石頭公小祠。 元宵夜,當地客家人會在此廟祈神、安奉太歲、點光明燈及燈籠,並於正月半當日中午過後進行開基伯公元宵新丁粄賽活動。凡是會員家中添丁者或新婚者,須準備大紅龜粄敬奉,會員各自保密紅龜粄的大小,當天再比賽大小,如1994年是二十斤的紅龜粄奪魁。

更多好廟推薦

廣德太子宮
報導

廣德太子宮

高雄市美濃區

中壇元帥/太子爺
高雄東隆宮

高雄東隆宮

高雄市前金區

溫府千歲王爺
龍潭聖鑫宮
報導

龍潭聖鑫宮

桃園市龍潭區

玄壇真君/武財神/五路財神
褒忠亭義民廟

褒忠亭義民廟

新竹縣新埔鎮

義民爺/義塚公/義民公/忠義公
歡喜財神廟

歡喜財神廟

嘉義縣中埔鄉

玉皇大帝/天公祖
合港田寮永貞宮
報導

合港田寮永貞宮

苗栗縣頭份市

天上聖母/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