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台灣美廟故事粉絲團提供
廟宇介紹
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劉姓人士從廣東渡海來臺,背負一尊五穀神像,供奉在埔頂庄彭進安的家中,之後由於福建、廣東遷臺定居者人數漸多,神農大帝也就被百姓廣為奉祀。
同治九年(1869)在居民大力支持下,建廟供奉,名為「長祥宮」。後來因日本統治設置派出所,佔用了廟地,因此在民意代表、各村里鄰長、善心人士、地方士紳等的積極奔走下,經范姜開望先生捐出一甲五分的土地供建廟之用。西元1900年由地方耆老范姜新馮先生籌備興建完成, 將神農大帝神像移駕九斗村,也就是目前的廟地供人奉祀。
因為當時的建材以土磚建造十分簡陋,經多年的風吹雨打,土磚慢慢損壞,廟體已經破舊不堪,村民與地方仕紳經過商議後,決定翻新舊廟,以表對五穀神農的尊敬。在長祥宮重建委員大力的倡導與信士們慷慨解囊下,於民國69年(1980)農歷四月初四動工分段興建,除主體建築外,另於廟旁空地增建公園,提供活動休憩的地方供香客及附近居民使用。
相關新聞 (1)
全國神農大帝聯合聯合秋祭 桃園市府祈福桃園五穀豐收
新聞來源:觀傳媒 | 新聞發布日期:2023-10-21
全國五穀神農大帝秋祭大典及祈福平安宴會,今(21)日下午在新屋區長祥宮舉行,有72間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宮廟參加,市長張善政頒贈「重農興業」匾額。張善政指出,全國供奉神農大帝的宮廟每年固定舉辦全國聯合秋祭大典,今年度秋祭大典,神農大帝指示由長祥宮辦理,桃園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農業城鎮,新屋更是桃園魚米之鄉。很高興今年度秋祭大典在新屋舉辦,也祈求神農大帝庇佑桃園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民政局長劉思遠指出,今年度秋祭大典蒙神農大帝擲筊庇佑選定在長祥宮舉辦,是結合在地文化、藝文、產業及觀光的全國性活動,活動透過藝陣表演及秋祭大典祭祀儀式,推動桃園神農大帝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