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Lysimachi - 自己的作品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2)
ALAN 說:發表時間:2023-03-27 17:27:05
簡約寧靜的廟宇空間,廟旁小路通往的便是遼闊的水田景色!
南村 說:發表時間:2023-03-03 23:52:51
老街底的古廟,地方信仰中心香火不斷。
廟宇介紹
永福宮,舊稱三坑仔永福宮,位於台灣桃園市龍潭區三坑裡三坑子老街66號,創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原主祀三山國王,後改為主祀三官大帝,三山國王則成為配祀神明,其他配祀神有開漳聖王、文昌帝君、觀音菩薩、註生娘娘、褒忠義民爺等。廟內主祀三官大帝客家人稱「三界爺」,閩南人稱「三界公」。永福宮建立數百年來,歷經三次遷移,於民國(大正)13年(1924)遷至現址,是早期近山隘墾區的信仰中心,原有信仰圈範圍為龍潭區三坑里、佳安里、大平里重要的信仰中心。
相關新聞 (1)
走讀樟之細路RSA01三坑老街 開庄伯公憑大樹
新聞來源:PeoPo公民新聞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3-23
春分節氣剛過,春暖花開,新生醫專全人健康中心長照C據點一行28人,於3月23日上午,走讀三坑老街參訪永福宮、青錢第、在開庄伯公憑大樹,吃客阿香家菜包,品嘗阿嬤咖啡鳥蛋、喝蜂蜜檸檬茶,體驗客家文化。
今天邀請桃園龍潭導覽協會前任會長薛仁欽老師,導覽解說永福宮主祀開漳聖王、三官大帝、三山國王、財神爺、觀音菩薩、天上聖母,是具有融合客家與閩南的特色廟宇。石柱也以24孝故事,花鳥石柱及龍柱具有客家文化傳承特色。在三坑開山伯公百年楓香憑大樹也具有客家16歲成年禮的特色。午餐在六福亭品嘗活魚及客家菜,最後到林埤古道石管局大草坪曬太陽欣賞流蘇花,學員都覺得更認識客家文化,學習成果豐富,是非常有意義的客家文化校外學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