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北投普濟寺
Outlookxp - 自己的作品

北投普濟寺

主祀:觀世音菩薩/觀音佛祖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112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3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3)

Chiu 說:發表時間:2023-04-05 17:48:04

廟有著江戶時代的建築風格,園區裡面種滿七里香、山茶花、杜鵑花花卉,環境充滿寧靜。

Melody 說:發表時間:2022-11-12 11:54:31

環境清幽舒適
當天造訪時還遇到師父和解說員
享受了心靈雞湯和了解歷史

路痴 說:發表時間:2022-11-08 17:44:59

古蹟,景點
主祀湯守觀音,守護溫泉
院子有子安地藏
但感覺不完全日式了

廟宇介紹

北投普濟寺,全名靈泉山普濟寺,舊名鐵真院,是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林泉里的佛寺,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員工捐款建立,大正五年(1916年)1月落成。此寺創始時屬於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後歷經宗派更迭,今列為直轄市定古蹟。 【沿革】 ◆ 日治時期 臨濟宗妙心寺派 臨濟宗妙心寺派在新北投的活動可追溯至日治初期。明治三十二年(1898年)時細野南嶽、河尻宗現、足利天應三位法師受北投信徒松本龜太郎之邀,駐錫於北投山上虞兆庵。虞兆庵倒塌後三人曾暫住松本氏居處,後因認為長住民家不合戒律而回歸劍潭寺,過著在臺北、北投間往返的生活。 此佛寺是鐵道部員工集資建立。大正五年(1916年)1月,員工村上彰一過世,當時寺院尚未完工即緊急設立祭壇,舉辦追悼法會,松本龜太郎與信眾商討,決定以村上彰一之戒名「鐵真院釋淨彰居士」中的院號「鐵真院」作為寺名。大正四年(1915年)員工開始捐款,並迅速於同年(1915年)12月至次年1月間建造完成,建成後經參與建寺的比丘則竹玄敬向臨濟護國禪寺請求,由鈴木雪應擔任住持,是臨濟宗妙心寺派布教所,也是昔日北投鐵道部員工祭祀與休憩聚集場所。 大正七年(1918年)1月18日農曆新年期間,鐵真院為祝福民眾今年能夠開運、進步向上,因而舉辦抽籤活動。院內提供大、中、小三種尺寸的數百尊達摩像供參拜者抽籤,每人均可抽中。院方也在《臺灣日日新報》刊登活動消息,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此外,該院也曾在五月中旬舉行湯守觀音例祭,例祭當天會舉辦藝技表演、相撲、花火等餘興節目。 大正十二年(1923年)時裕仁皇太子曾來參觀。 昭和九年(1934年)鈴木雪應對鐵真院進行大規模擴建並建立「村上彰一翁碑」,同年3月6日由鈴木雪應主持上棟式,7月28日獲認可升格為正式寺院。 ◆ 湯守觀音 「湯守觀音」是一尊雕刻於日治時期的觀音石像,「湯」有溫泉之意,「守」有保佑之意,因此「湯守觀音」直譯即為「守護溫泉的觀音」。佛像是按照妙心寺派據點臺北新起町大悲閣[12]的西國三十三番觀音圖之一所設計,造型為觀音立於龜甲之上、手持寶瓶撒下靈水,烏龜仰頭接飲。根據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的《北投溫泉誌》,該像高二日尺(60公分),重三百斤(180公斤),是北投溫泉業者為求保佑,由鐵道部員工村上彰一贈送。觀音像開眼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10月17日,當天前來參拜的日本人有一千餘人,臺灣人有五百餘人,此外也有招待咖啡、相撲、藝妓、戲劇等餘興節目,火車票亦有打折,吸引不少人前來。 觀音像開眼後即供奉於臺北堀內商會會長桂光風捐建的「湯守觀音堂」內,該堂位於平田源吾的溫泉旅館「天狗庵」下方、共同入浴場上方,其後曾遷移數次。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左右的老照片顯示觀音堂位於北投公園水池旁;大正六年(1917年)由於北投公園擴建而遷移到普濟寺旁樹林,此地點為村上彰一在世時提議,部分由陸軍提供。 關於觀音像遷入普濟寺供奉的年份並無明確資料,目前只知當普濟寺前管理人楊吳滿在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來到該寺時,湯守觀音已經供奉在寺內。對此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推測觀音像於昭和九年(1934年)普濟寺擴建時被嵌於該寺牆壁上。楊燁也表示網路流傳北投普濟寺的建立時間為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但該年其實是湯守觀音堂的建立年份,因湯守觀音像後來移入了普濟寺內,讓普濟寺誤得了「溫泉守護寺」的美名。 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寺方複製原有的湯守觀音像,新打造湯守觀音的複製石像。 ◆ 戰後時期 戰後此寺改名為「鐵真寺」。民國35年(1946年)3月10日智性法師受安田文秀委託,擔任鐵真院代理人,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格魯派第17世甘珠活佛[註 13]駐錫此寺為止。甘珠活佛駐錫時此寺二度更名,全稱為「靈泉山普濟寺」。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甘珠活佛以整修此寺為由,向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陳情,希望能請陽明山管理局命令占用住持寮房的住戶遷居,但陽明山警察多次前往驅逐未果,導至住持寮房遭長期侵占,慧明法師擔任此寺住持時才購回寮房產權。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由性如法師接任住持,同年普濟寺加入中國佛教會臺北市分會。性如法師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過世,其在遺囑中將普濟寺交由楊吳滿管理。民國八十年(1991年)楊吳滿邀請蓮航法師續任住持。 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前,臺北市政府擬將普濟寺作為中華漢藏文化協會會址,擔任理事長的星雲法師不忍讓原住持遷出,便與悟一法師前往,當面將政府公文撕掉以表示讓原住持續住。 ◆ 列為古蹟及修復 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時,一位在寺內幫忙的張姓女子表示,該寺性如法師、蓮航法師兩位師父都從小出家,並在中國大陸大型寺院修行,養成佛僧應自給自足的理念與習慣,因此普濟寺內的功德箱都放在不顯眼處,也未設任何販賣佛教文物、禮品櫃台,多年來寺中經費僅夠維持日常開銷;又由於該佛寺屋頂過高、保養不易,過去常發生屋頂漏水現象,住持性如法師很早即決定僱工翻修,但奈何經費不足。 民國八十年代(1990年代)中期,許陽明開始致力於重建北投溫泉鄉,曾推崇此寺證明了臺灣文化的包容。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北投國小師生寫請願書給時任臺北市市長的陳水扁,並結合社區力量,促成數棟北投建築被指定為文化資產。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9月,許陽明向臺北市政府提出陳請書,同年10月23日進行會勘,後在11月27日通過審查,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3月10日,臺北市政府將北投普濟寺、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長老教會北投教堂列為市定古蹟,而北投公園石拱橋被指定為紀念性建物,陳水扁特地頒發獎狀表揚北投國小學童、與蔡麗美、呂鴻文、黃桂冠等教師。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爆發,普濟寺屋頂遭受波及,翌年下大雨屋頂漏水,正殿嚴重毀損。 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3月7日,臺北市文化局因接獲住持蓮航法師反映,表示佛寺屋脊及屋簷已剝離、塌陷,於是文化局副局長黃才郎與國有財產局相關官員前往會勘。同年11月5日由文化局長龍應台與寺方舉行修繕開工典禮,文化局撥款新臺幣六百八十餘萬元,為文化局成立後首宗補助整修私人寺廟的案例。負責工程的是之前曾修復新莊武聖廟的慶霖營造公司,修護的日式黑瓦來自蘇州瓦廠。 民國九十年(2001年)3月13日,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辰上梁[42]。同年(2001年)9月15日舉行修復完工典禮,由文化局龍局長主持剪綵,台北市佛教會淨良、清霖、宋誠、法航等多位法師,及臺北市議會副議長費鴻泰、市議員魏憶龍均到場致賀,來自社區的大屯吟社、復興高中也以音樂讚頌這棟百年古蹟重生。 ◆ 修復完成後 民國九十年(2001年)左右,有一位臺灣鐵路管理局員工至此寺登山時,發現該寺是由日治時期鐵道部員工集資建立,遂追查此寺是否屬於臺鐵資產,後來發現不是。又由於臺鐵員工訓練中心位於北投,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左右中心主任陳瑞良就開始安排課程,讓受訓員工知道此寺與臺鐵的淵源,傳出「鐵路廟」之稱號。 此寺第8、9任住持分別是禪宗百丈山力行禪寺的慧明法師、如目法師,曾於民國一百零六年(2017年)1月時舉辦湯守觀音見面會,為戰後首次公開。同年(2017年)5月時如目法師經由日本溫泉協會理事、作家西村理惠的聯繫,前往妙心寺派大本山妙心寺靈雲院進行溯源之旅,獲得該院方丈則竹秀南禪師接見,12月秀南禪師率團來臺參訪,並與普濟寺締結為友好寺院,以掛牌、植樹等方式紀念,此後妙心寺以及普濟寺每年皆會互相參訪。民國一百一十年(2020年)如廣法師擔任住持。 【寺景】 從北投中山路步行而下,可望見北投普濟寺聳立在左側對面山坡上,門牌是北投區溫泉路112號。通往此寺的石板梯是由唭哩岸石所造,約八十階,一路為樟樹和相思樹所擁罩,寺院裡則種滿七里香、秋蘭、山茶花、杜鵑花和仙丹樹。依當地林泉里里長張聿文的話,拐上石階梯後,就感覺到了日本。 ◆ 大殿 大殿面寬三開間,進深亦是三間,近正方形。 屋頂屬入母屋造,屋脊平直。寺廟外牆為白色,室內用木頭造成的屋梁為原色,正面左右側各有二座窗戶,其中最外側的窗戶製成鐘狀,稱為「花頭窗」。屋瓦是以黑瓦作為材料,鋪瓦片形式為「筒瓦」、「板瓦」。木造屋身飾有五圓圈造型的鬼瓦與懸魚。屋簷下方木條排列整齊,是處理出簷及裝飾簷下的構造物,稱作「垂木」。 寺前方突出供放置香爐處,日語稱「向拜」,門額向前伸出兩根弧形的海老虹樑與主結構部分相連,中央屋簷亦向前伸出,形成一處玄關,在臺灣寺院少有。這種形式,乃江戶時代的建築風格。寫有「普濟寺」的廟匾則為民國38年(1949年)更名時,由于右任所題。地面鋪有龜甲造型之地基、屋頂橫梁亦有烏龜裝飾,象徵長壽、吉祥。 從正面進入大殿後首先會見到供奉彌勒菩薩的供桌,供桌後是地面抬高,鋪設塌塌米的佛堂,此設計方便跪坐禮佛,為日本佛寺常見的工法。主要供奉千手觀音,湯守觀音像則鑲嵌在千手觀音像後方牆上,殿內另有擺設大藏經、寫著「萬德莊嚴」的布幕,懸梁上有紅色花瓶狀裝飾。 該寺在戰後長年由被當地人尊稱為「楊師姊」的楊吳滿管理,據說在她照顧下,寺內物品器皿幾乎無太大變動。民國一百零五年(2016年)楊吳滿身體不適,因此由時任住持如目法師接任打掃工作。 根據調查,全臺灣除北投普濟寺外,僅花蓮吉安慶修院同屬類似的寺廟。其建築風格折衷了和樣、禪宗樣,與觀心寺相若。 ◆ 住持寮房 住持寮房是昭和九年(1934年)擴建時所建,同年三月二十六日舉行上棟式。面寬七點五開間,進深六開間,占地四十五坪。以磚造、木構為基礎,建材為臺灣杉木及檜木,牆體構造為竹編灰泥壁,外牆鋪設雨淋板,內牆敷以白灰壁面,屋頂鋪設文化黑瓦,並以鬼瓦為飾。 ◆ 石雕碑刻 庭院一隅有日本前鐵道部長下村宏撰文、題額紀念村上彰一的「村上彰一翁碑」,此碑是由鐵道部工務課職員江原節郎所建。 庭院中的子安地藏像是住持鈴木雪應向日本訂製,於昭和六年(1931年)4月24日舉行開眼供養儀式,當時是臺灣最大尊之石雕王地藏菩薩。活動參與者包含信徒、小學校學生、詠歌講成員、佛教婦人會會員等。民國79年-109年(1990年-2020年)時此地藏像安奉於藝人張琴興建的涼亭中,亭上懸掛「慈航普渡」四字匾額,落款為「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十月四日吉旦,葉公超,信女張愛琴敬獻」,亭左右各有一根高及人肩的石柱,上方鐫刻「獻納」、「昭和六年」等字樣。此佛像曾被誤會是送子觀音或失蹤已久的湯守觀音像。 ◆ 棟札 屋頂中的棟札是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進行重修時所發現,該棟札是昭和九年(1934年)擴建時所立,上面寫有「請負江原節郎」字樣。棟札上方使用大字書寫「奉真讀大般若理趣分經」,右側使用小字書寫「佛運延洪 皇基鞏固 萬民和樂」,左側書寫「法輪常轉 仁澤普霑 國土昭平」。棟札下方書寫「寶牘 惟時 昭和九甲戊彌生下浣悃修上棟式主任比丘雪應」,右側書寫「謮負 江原節郎」、「大工 菅定義 同 須川久吉」,左側書寫「建築委員」四字。 建築委員的名單總共有四排,第一排為「桐村純一、江原節郎、鳥居嘉藏、戶水昇」,其中桐村純一有「長」字,表示其為建築委員長。第二排為「小川嘉一、吉武才藏、寺西仙次郎、鈴木倉吉」,第三排為「池田永、木曾留吉[註 30]、松本安藏、塚口重次」,第四排為「大角馬之助、陳清地、周碧、許德定。 ◆ 佛像 大殿內的千手觀音像平時位於湯守觀音像前方。民國一百零六年(2017年)寺方舉辦湯守觀音見面會,為讓公眾看到湯守觀音像,因此將千手觀音像請出,意外發現千手觀音像背後寫有「為寺西氏先祖代代菩提,施主寺西仙次郎」的字樣。 之後整修住持寮房時,發現寮房地下埋藏著一尊安置於廚子的觀世音菩薩像,初步判定疑似是江戶時代的造像。 【相關活動】 民國一百零六年(2017年)1月時該寺開始舉辦湯守觀音見面會,為戰後首次公開。民國109年(2020年)時湯守觀音見面會一年舉辦一次,時間為春節寺方打掃之後,亦為茶花季節。 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10-11月時北投也舉辦「愛您愛鄰『祐現』北投湯守觀音祭」系列活動,內容包含發表《探索北投普濟寺‧湯守觀音》一書、復刻湯守觀音像與社區創意隊伍一同踩街遊行、擲筊求湯守觀音等身石福袋、在溫泉博物館大草皮和北投公園溜冰場舉辦市集、電動車遊北投等,兼具為2019冠狀病毒病祈福、推動地方創生之目的。

相關新聞 (2)

蔡詩萍》感受歲月超越人壽的恆久 北投普濟寺
新聞來源:i-media愛傳媒 | 新聞發布日期:2023-04-02
北投普濟寺,西元1916年,是台北直轄市市定古蹟。 舉行「八十八番藥師如來安座大典」,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我們文化局承辦的古蹟修復工程。 八十八番,顧名思義,原本有八十八座,當然流失很多,但在各界努力下,慢慢在失而復得中。今天安座的,是八十八番的「第八十八座」,當然意義深遠。 慧明法師主持安座儀式,頌經聲中,微微冷風微微細雨,格外令人有感。 普濟寺歷經日治到光復,見證北投的風華遞變,有空來走走,不僅能感受歲月超越人壽的恆久,走在綠蔭盎然的階梯路徑上,古木參天,有益身心。
湯守觀音祭 傳承北投在地文化
新聞來源:PeoPo公民新聞 | 新聞發布日期:2022-11-07
台灣藝起公益協會,有感於傳統文化恢復傳承的重要性,且因遭逢世紀疫情,宗教具有撫慰教化人心的善性,特別恢復舉辦「湯守觀音祭典」及嘉年華式踩街遊行。 台灣藝起公益協會理事長林冠宏說: 我們是從2020年開始恢復,這樣的一個湯守觀音祭,那其實它是源自117年前,當時的北投庄地方的士紳還有溫泉業者,希望也有一個心靈的寄託,所以他們就想要雕刻一尊觀音,就是守護溫泉區子民的觀音。 在此所看到的湯守觀音是復刻的,本尊安奉在普濟寺,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湯守觀音及普濟寺,特別安排朝山導覽活動,由專業老師帶領民眾,從七星公園出發前往普濟寺。隱身在山林幽徑中的普濟寺,是一座依循古法建造的木造古蹟建築,呈現樸素靜雅的日式寺院之美。 台灣藝起公益協會導覽老師胡美妙說: 古蹟有五美,構造之美、造型之美、工藝之美,還有我們的人文之美,我們的普濟寺通通有做到,你看我們慧明法師就是人文之美的一部分。 普濟寺的第八代住持 慧明法師,也是湯守觀音祭典很重要的幕後推手。 慧明法師說: 你只要你尊敬自己的生命,尊敬別人的生命,愛護自己的生命,愛護別人的生命,你能夠發揮你的救苦救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3.0版的觀世音菩薩。 希望民眾透過實際參與,了解北投的歷史文化,更希望北投特有的湯守觀音祭典能代代延續下去。

更多好廟推薦

福辰宮

福辰宮

新北市新店區

福德正神/土地公
歡喜財神廟

歡喜財神廟

嘉義縣中埔鄉

玉皇大帝/天公祖
廣德太子宮
報導

廣德太子宮

高雄市美濃區

中壇元帥/太子爺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雙溪葫蘆肚福德祠

新竹縣寶山鄉

福德正神/土地公
太平九江宮

太平九江宮

台中市太平區

三官大帝
合港田寮永貞宮
報導

合港田寮永貞宮

苗栗縣頭份市

天上聖母/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