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由皇佑網路工作室製作,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洽詢或加入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諮詢
宮廟資料補齊計畫

廟宇資料

臺北孔子廟
拜好廟‧求好運拍攝

臺北孔子廟

主祀:至聖先師/孔子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Google地圖

結緣故事與參拜體驗分享數:1人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1)

Homsan 說:發表時間:2022-02-14 08:12:55

內有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的牌位,此外還有展示一些儒家文化相關文物,很類似博物館的概念,佔地蠻大的,所以很適合攜家帶眷一起前來。

廟宇介紹

臺北孔子廟,又稱大龍峒孔廟,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保安里、鄰近大龍峒保安宮的孔廟,由鹿港辜家、陳悅記家族獻地,自臺灣日治時期的1925年開始規劃,以替代臺北府文廟,建物占地約四千多坪,1927年動工,1939年竣工。建築為泉州風格,總工程師王益順,1990年代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國曆9月28日教師節的秋祭釋奠禮時,政府官員會派代表祭祀,並有仿效明朝制度的佾舞。 【興建】 日本人因建立臺北州立第一高女,拆除臺北府文廟(孔廟)後,1925年,臺北地方士紳群集永樂町(今迪化街)漢醫醫師葉鍊金家宅,共議再建孔廟。陳悅記家族的詩人陳培根表示若如建於大龍峒,就願捐獻私地,後來他捐地兩千餘坪,辜顯榮亦購田獻地一千餘坪。 辜顯榮、陳培根、洪以南、黃純青、陳天來、黃贊鈞、吳昌才、謝汝銓、李聲元等九位士紳號召倡捐。林右藻之子林凌霜之子也發起募建,並寫了《素王本紀》、籌設孔道宣講團,親自巡迴臺灣全島講學。 廟身為1925年由溪底派大木作匠師王益順規畫設計,建於大龍峒保安宮東側,由辜顯榮請來在北門鄭家任教的鄭家珍作堪輿,1927年動土興工。部分材料由集大成木材行供應,也獲得建築商林秀、建築師周財出力,日本政府亦贈2萬日圓作建廟補助。大成殿建造由溪底派王錦木負責施工,至1929年竣工。雕刻師們在大成殿內製作一百八十六座神主,其中李松林負責孔子神主,在樟木上刻出九隻五爪蟠龍,再敷以金箔片。至1930年8月,崇聖祠、儀門、東西廡(含東西廂)等均先後落成,然後擇吉恭奉先師、四配、十二哲暨後殿聖祖、兩廡先賢、先儒等神牌陞座。1939年欞星門、禮門、義路、萬仞宮牆等完工後,整體建築群大功告成。耗資26萬日圓。 【格局】 廟身在主軸線上,自前而後,為萬仞宮牆、泮池、與主軸垂直的禮門與義路、欞星門、儀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兩翼為東、西兩廡;而在大成殿與崇聖祠之間為東、西廊。明倫堂則在主軸的左側,另成院落。原先的各種平面圖、立面詳細圖及大樣圖均已遺失。 原先規劃左畔空地前為明倫堂,後為朱子祠,樓上奉祀朱子及文昌帝君,樓下闢為圖書館。右畔空地計劃興建武廟,後面建造奉祀魁星的奎樓。但當時因經費不濟,左右畔四座建築物均未興建。廟前則有六藝廣場,為2005年9月5日計畫宣告定案。 【釋奠】 在臺北府文廟不存與此廟建立前的過渡期,神位委身於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旁的小廟,逢祭孔大典請到寬敞的地點,如今日的蓬萊國小、太平國小的大禮堂、艋舺龍山寺都輪流接辦過。 1968年,奉總統命令,內政部、教育部研究改進祭孔禮樂衣冠,與台灣省政府民政廳、教育廳、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教育局、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德成及專家學者組成名為「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的組織,推請蔣復璁擔任主任委員,就祭孔雅樂、禮儀、樂器、祭器、舞蹈、服裝等項目,研究改進。 1970年9月制定的《祭孔禮樂之改進》方案中規定,定春祭為民間祭祀、秋祭則以孔子誕辰釋奠典禮為政府主辦。服裝上秋祭為政府官員主祭,因此正、分獻官必須著國定的冠服;春祭為民間團體主持,須著唐朝民間服飾。基隆慈雲寺在2004年開始改以傳統儒家正統典禮祭孔時,特別請臺北孔廟來指導。

相關新聞 (1)

保安宮、台北孔廟 兩千年故事講不完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 新聞發布日期:2022-07-18
談起保安宮、台北市孔廟,台灣古蹟保護推手李乾朗滔滔不絕。他形容這兩件台灣建築不僅濃縮了民間工藝美學,背後的文化底蘊更是「上下兩千年、故事講不完」,「了解歷史建築便是了解城市的過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教授李清志則說,台灣過去的藝術教育只教民眾欣賞畫作和音樂,忽略建築,希望透過遠東建築獎的「古蹟參訪月」帶領民眾補課。 李乾朗說,台北孔廟有許多「第一」。孔廟一向是官辦建築,台北孔廟卻由士紳陳培根捐地、辜顯榮捐款,是迄今唯一民間籌資建造的孔廟。而「在台灣要找韓愈、司馬光的牌位,只有台北孔廟。」台北孔廟也是第一個讓近代人物入祀的孔廟,馬英九當北市長時,創先例讓陳培根後代陳維英入祀孔廟。 保安宮也是民間力量典範。李乾朗說,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自籌上億經費修繕保安宮、拿下「亞太地區古蹟保存獎」,創下台灣古蹟保存的先例。 此次擔任「古蹟參訪月」走讀講師的林嘉澍,是「台灣古蹟仙」林衡道的外孫。他是主攻歐洲的導遊,疫情期間無法出國,花兩年一一走訪外祖父走過的足跡,成功轉型為台灣古蹟導覽專家。 李清志說,林嘉澍的例子證明,台灣也有不輸給歐洲的古蹟景點,他建議民眾可先從走讀台北孔廟和保安宮等單點開始學習建築小旅行,接著擴展到大同區整區,未來還可每天選擇一區走讀,「在自己的城市旅行」。

更多好廟推薦

迎富送窮廟
報導

迎富送窮廟

桃園市大溪區

玉皇大帝/天公祖
盤古藥皇廟【神佛壇】

盤古藥皇廟【神佛壇】

台南市中西區

藥皇大帝
中嶽永興府

中嶽永興府

苗栗縣竹南鎮

李府千歲王爺/李府元帥
廣德太子宮
報導

廣德太子宮

高雄市美濃區

中壇元帥/太子爺
合港田寮永貞宮
報導

合港田寮永貞宮

苗栗縣頭份市

天上聖母/媽祖
楠梓天后宮

楠梓天后宮

高雄市楠梓區

天上聖母/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