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資料

拜好廟求好運拍攝
參拜體驗與結緣故事分享 (3)
錦郎 說:發表時間:2023-09-16 22:37:43
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湖南勇到台灣駐守,以抗法國。軍隊帶來瞿公真人神像,作為醫神,保庇傷兵。
Tony 說:發表時間:2023-01-13 20:44:07
2021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走向世界"畫展看到真人廟畫作,進而尋找現今的真人廟樣貌
錦郎 說:發表時間:2022-12-25 22:32:14
台灣清治時期光緒年間湘軍所帶來的信仰。
廟宇介紹
瞿公真人廟,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朝陽里的廟宇,主祀瞿公真人,為臺灣清治時期光緒年間湘軍所帶來的信仰。
【沿革】
清光緒年間,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湖南勇到台灣駐守防禦法國(中法戰爭),同時帶來瞿公真人神像,作為醫神,保庇傷兵。劉銘傳重視士兵的信仰,就把瞿公真人神像供奉在臺灣巡撫衙門,並規定士兵若欲參拜可直接進入衙門參拜,不必通報。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在臺北府城北門外建廟(廟附近為清朝機械局)。
臺灣日治時期日本人拆除舊臺北城牆後,此廟遷到今日的天水街。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以板橋林家林祖壽之名重建,當時廟址為大稻埕得勝街33番地。板橋林家對瞿公真人之信仰傳說與求子順利有關,不過說法有二。一說劉銘傳推薦林維源祭拜真人求子,參拜後果真連生林祖壽、林柏壽、林松壽三子;另一說則是林維源之養子林爾嘉往此廟祈子,翌年生男兒林景仁。
此廟曾數次成為日本佛教布教所。明治三十年(1897年)春真言宗於此傳教,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9月起此廟成為日本佛教淨土宗之布教所,直到三十三年(1900年)5月板橋林家請求遷出為止。陳植棋、倪蔣懷等人曾以真人廟為主題來繪畫,因為臺灣民眾黨總部位於此處。
民國88年(1999年)舊廟於九二一地震中震毀,民國97年(2008年)遷址重建為今貌。
【祭祀】
該廟主祀敕封溥護瞿真人神位及神像,陪祀殷郊元帥神位及神像、福德正神神像,例祭為農曆八月初九。
廟方認為主神瞿公真人是明朝天啟時之四川仁壽縣孝子,臺灣日治時期的調查認為真人是南明忠臣瞿式耜。嘉慶年間刊行之《長沙縣志》、民國時成書的《新續高僧傳》則指出其為明清之際湖南長沙地區之僧人,對於旱災、水災、疾病等皆有靈驗,於同治六年(1867年)由朝廷敕封為「溥護真人」。
由於板橋林家求子順利之傳說,地方相信真人對不孕婦女求子甚靈。
相關新聞 (1)
樂風》罕見神明——瞿公真人
新聞來源:i-media愛傳媒 | 新聞發布日期:2022-12-24
1866年,劉銘傳率兵討伐捻軍,軍中發生傳染病,正束手無策時,他在夢中見到瞿公真人賜其治病良方,後依真人指示讓士兵服藥,果然痊癒。而劉銘傳也因剿捻戰功,被清廷封為男爵。從此劉銘傳軍所到之處,必奉真人神像隨行。
1884年清法戰爭,劉銘傳奉命駐防臺灣,瞿公真人的信仰也因此進入寶島。隔年,劉銘傳成為第一任臺灣巡撫,當時神像被安奉在巡撫衙門內(今北市中山堂一帶),他帶兵確實有一套,凡想參拜真人的士兵,不必通報,可直接進入衙門。
士兵參拜真人所求,大多是希望傷、病儘快痊癒,或能平安退伍,所以此時,真人是和保生大帝一樣,屬於醫藥之神。
某年臺灣首富林維源受劉銘傳之邀赴宴,宴席中向巡撫大人提起自己已過半百,卻膝下無子,劉銘傳聞之,提起衙門內奉祀瞿公真人,靈驗非常,建議其向瞿公真人祈求,或可如願。
林維源十分慎重的齋戒沐浴了三天,來到衙門向瞿公真人求子,之後果然連生三子(原有長子林爾嘉,但這位似乎是養子),真人靈驗事蹟傳開來,從此在醫藥之神外,又成了求子之神。
是故,瞿公真人分別幫助過臺灣最有權和最有錢的人,和臺灣近代史也算是有所相關。
瞿公真人原本是明代天啟年間四川一名孝子,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去世後,他痛不欲生,遂積薪自焚,忽然天降祥雲,攝真人而去。鄉人認為是祂孝感動天,已升天成神,被玉帝敕封為「溥護瞿真人」。
林維源得子後,為答謝神恩,在1896年建瞿公真人廟,由林維源管家林添能為廟祝,之後歷任廟祝皆姓林,大概都是林添能後人吧。
不過,在大同區公所2000年委託徐福全教授做的調查裡,該廟歷任廟祝分別為林先傳、林宜得、林繼信、林后堂,並未有林添能此人,究竟何者為是,有待後續研究。
根據維基百科,真人廟原建於北門外,日本統治時期遷到現址,1909年又因為大稻埕推行市區改正,部分廟地被畫入道路用地,瞿公真人祭祀公業土地大約因此少了四分之一。
原廟奉祀有林維源所新雕的瞿公真人神像,亦有原劉銘傳所奉祀之神像。龍邊奉祀六十太歲星君之首-殷郊,一般廟宇都是六十太歲星君一起奉祀,單獨奉祀殷太歲者還真不多見。廟內另有1888年當地信女葛氏敬獻的「聰明正直」匾。可惜921大地震廟宇被毀,2008年才又將廟宇重建。